婴幼儿奶粉市场“第一”之位易主?
8月28日,伊利股份(600887.SH)和中国飞鹤(06186.HK)先后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伊利财报指出,据尼尔森与星图第三方零售研究数据综合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和羊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18.1%,较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跃居全国零售额市场份额第一。
这标志着伊利在婴幼儿奶粉品类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公司奶粉业务(包括成人奶粉在内)实现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成为集团新的战略增长极。

图源“伊利集团”公众号
而原本“婴儿奶粉一哥”的位置近年一直由飞鹤占据。
有意思的是,飞鹤8月29日发布的中期业绩解读中,强调了自己仍然是婴儿配粉“全渠道销量及市场份额第一”。

这让许多投资者发出疑问,“两边都说自己是第一,到底谁才是第一”?
记者注意到,两边提到的“第一”均由第三方机构认证和数据调研得出,存在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的可能。飞鹤方面出具的市场地位声明显示,其数据调研完成于2025年2月。
不可否认的是,伊利近年在婴配粉业务上的发力,的确对飞鹤造成一些冲击。
2019年,飞鹤以一句“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广告语打开市场,一举夺得桂冠,随后连续多年位居第一。
伊利则是于2021年通过收购澳优实现了婴幼儿奶粉市占率的飞跃性增长,位居赛道第二。最近两年,在澳优以及伊利“金领冠”品牌的持续增长下,伊利和飞鹤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占率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步入2025年,两家业绩一升一降——伊利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飞鹤交出近三年最低迷中报。
飞鹤上半年营收为91.51亿元,同比下滑9.36%;归母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下滑46.66%。
公司对此解释,业绩下滑一是为了贯彻“鲜萃活性营养”战略,期间降低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渠道库存;二是向消费者提供生育补贴导致收入下降。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飞鹤宣布推出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生育补贴(奶粉及服务)。随后,伊利、君乐宝两家乳企也迅速跟进,均投入16亿元作为生育补贴。

左宇摄
可以预见的是,下半年的“婴儿奶粉一哥之争”会更加激烈。
伊利管理层在8月29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生育补贴计划为公司创造了更多触达消费者的机会,希望能以此形成转化和复购。目前该政策仍在前期布局阶段,对收入的拉动预计可能会在下半年逐渐显现。
根据财报,伊利上半年整体实现营收619.3亿元,归母净利润72亿元。对伊利而言,婴幼儿奶粉只是集团诸多业务的一部分。而对飞鹤来说几乎是全部,公司九成左右营收来自此,生育补贴对其产生的影响也更大。
浦银国际7月将飞鹤下调评级,从“持有”调整至“中性”。研报认为,飞鹤的生育补贴今年4月才开始实施,因此下半年收入受该政策的影响可能大于上半年。在此背景下,飞鹤原先定下的全年业绩目标(同比增长低单位数)将有很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