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众安在线(06060)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其中,健康险业务凭借“尊享e生”和“众民保”系列实现保费大幅增长,车险正加速在更多地区推进自主经营模式,海外业务旗下ZA Bank更是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向好报告背后也藏着不少隐忧:数字生活生态业务保费同比下滑超一成,综合费用率攀升至40.9%;叠加近期腾讯(00700)、蚂蚁集团接连减持股份,以及“魔方业务”引发的营销争议、消费者投诉居高不下、理赔体验不佳等问题,也让这家互联网保险巨头饱受争议。
连遭减持
半年报显示,众安在线健康险业务表现抢眼,上半年健康险总保费突破62.75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尊享 e 生”系列贡献保费约42.5亿元,持续坐稳核心支柱地位;而普惠型产品“众民保”系列保费达10.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38.8%,成为健康险板块的“增长黑马”。
车险业务方面,报告披露,众安在线已完成上海、浙江两地交强险独立经营落地,上海地区的商业车险独立经营也已启动。众安在线管理层在业绩解读中表示,接下来将加快向更多地区推广车险自主经营模式,逐步降低对联合经营的依赖,通过完善车险业务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海外业务方面,众安国际旗下ZA Bank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49亿港元,成功扭亏为盈。据了解,ZA Bank正计划推出港股交易服务,并开发稳定币业务的应用场景,通过布局新兴业务拓展香港及海外金融科技服务市场。
在科技投入上,众安在线延续了一贯的激进风格。结合7月完成的H股配售公告,公司将把募集资金的三成投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用于保险业务技术赋能、风控体系升级和新业务孵化,继续巩固其“保险科技”核心标签。
不过,8月初,众安在线曾遭遇第四大股东减持。港交所披露显示,8月6日,腾讯减持415.92万股众安在线H股,公司H股持股比例降至5.76%,总股本持股比例降至5.58%。
值得注意的是,众安在线并非仅遭遇腾讯减持,6月,蚂蚁集团也进行减持。
6月24日,蚂蚁集团减持3375.48万股众安在线H股股份,套现约6.54亿港元。这也是蚂蚁集团投资众安在线12年来的第二轮减持。减持完成后,蚂蚁集团所持众安在线股份数量降至1.08亿股,占后者H股股本比例7.63%,占总股本比例从3月末的10.37%降至7.37%。
此次减持后,蚂蚁集团不再是众安在线第一大股东,中国平安(601318)则成为众安在线第一大股东。
对此,众安在线回应称,此次减持是股东基于自身资金需求做出的安排,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双方合作业务也在持续稳健推进。
但接连的股东减持行为,引发了市场对众安在线未来发展前景的猜测。
半年报显示,众安在线并非所有业务都一片向好。上半年,公司数字生活生态实现总保费62.09亿元,同比下滑16.3%。众安在线表示,数字生活生态业务保费收入下滑主要是电商相关退运保单总保费下降。而一旦电商相关保险需求持续萎缩,数字生活生态业务或将面临更大冲击,如何拓展业务边界已成当务之急。
此外,众安在线的费用管控压力也在加大。上半年公司综合费用率攀升至 40.9%,较去年同期上升3.7个百分点。
市场分析认为,“尊享e生”等主力产品的高营销投入可能是推高费用率的重要原因,若不能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业务争议
自推出互联网保险以来,众安在线便争议不断,“魔方业务”更是饱受诟病。
所谓“魔方业务”,是一种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营销策略,保险公司通过免费赠送保险,或以低廉保费、低保障额度及高免赔额的保险产品吸引客户,进而诱导客户“升级”购买更全面的保险。
然而,这种以低价或免费保险为噱头的营销方式,在初期极易诱导消费者购买,成为保险行业的乱象之一。
截至8月21日,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众安在线的投诉多达14886条,有部分消费者反馈,投保初期保费很低,但随后在未收到任何续费通知的情况下,保费骤增至几百元。
除了保费问题外,众安在线还被投诉存在诱导投保、暴力催收等行为。或许正是基于这些问题,众安在线涉及的诉讼与纠纷数量持续攀升。
企查查App显示,近一年内以众安在线为当事人的民事案件有3091条,其中众安在线作为被告的司法案件达810条。涉案案由中,“保证保险合同纠纷”公告1970则,“人身保险合同纠纷”357则,“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152则。
5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复旦大学发布的一份测评报告揭示,蚂蚁保等平台在互联网保险销售中存在多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隐忧,包括产品名称与保障内容不符、信息披露不充分、营销语言夸大误导以及人工客服缺位等问题。
7月底,央视报道则揭露了互联网保险行业的诸多乱象:部分保险产品存在严重误导性营销,如以“百万综合意外险”为宣传噱头,实际上针对的是“空难”提供百万元保额保障,而普通意外身故赔付则只有10 万元,医疗补偿更是仅为1万元。
此外,一些保险隐藏条款成为拒赔主因,这些保险合同中将一些关键免责条款藏匿在长达数十页的PDF文件深处,或是用极小号字体、模糊表述掩盖拒赔条件。
在一些互联网保险产品宣传中,商家将“无理由全额退”“0门槛”“100%赔付”等有具吸引力的词汇置于宣传页显著位置,却将关键的限定条件、免责条款等信息隐藏在多层级页面或晦涩的文字段落中。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宣传策略,极易误导消费者,也为后续 “扣费不明”“自动续保不知情”“理赔困难”等行业顽疾埋下隐患。
众安在线一直致力于直达客户,将生态系统从五大板块整合为健康、数字生活、消费金融和汽车。整合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
在健康险这块,“尊享”系列和“众民”系列医疗险卖得不错,但到了理赔阶段,流程过于繁琐。有用户吐槽称,众安在线的科技应用,好多都用在了客服和理赔环节用AI替代人工上。这导致客户咨询问题常常得不到准确有效回答,体验差不说,理赔更难。
此外,车险业务的问题也不少。有消费者反映,众安在线车险电销时,直接说自己是平安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