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两大头部城商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近日相继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从快报数据看,两家银行均保持增长。齐鲁银行保持强劲的规模扩张势头,今年上半年资产规模反超青岛银行,且领先优势继续扩大;而青岛银行则凭借更出色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彰显出资本效率优势。
齐鲁银行实现总资产反超
齐鲁银行公告称,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7513.0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7.66亿元,增长8.96%;贷款总额3714.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2.68亿元,增长10.16%;存款总额4785.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0.30亿元,增长8.88%。
青岛银行公告称,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7430.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30.65亿元,增长7.69%。其中,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7.16亿元,增长8.14%;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1.16亿元,增长7.90%。
上述两家银行资产规模在山东城商行中稳居前两位,齐鲁银行近年来扩张势头更为强劲。Wind数据显示,2021年末,青岛银行总资产为5222.50亿元,较齐鲁银行总资产4334.14亿元多近900亿元。但此后差距日趋缩小。
今年一季度,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的资产规模均迈上7000亿元关口,分别为7131.53亿元和7163.97亿元,这意味着齐鲁银行实现了对青岛银行的反超;进入二季度,齐鲁银行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信达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晓辉认为,齐鲁银行扩表稳步增长,主要是因为其夯实了对公业务的战略支柱作用,深化头部客户拓展,建立了省属国企、头雁企业、民营百强企业等重点客户清单,同时壮大腰部客户规模,丰富产品支撑,加大了信贷供给。
稍早前,齐鲁银行在接受富国基金、长江证券等机构调研时也表示,该行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紧跟国家和省市战略部署,持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重点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行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强化省市属国企、头雁企业、民营百强企业等名单制营销,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信贷投放保持稳健增长,实现了预期目标。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赵晨阳分析认为,青岛银行二季度单季贷款新增93亿元,同比多增19亿元,在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公司贷款投放仍实现了稳中有进。非信贷类资产二季度末增速13.6%,较上季末下降2个百分点,占资产比重50.4%,较上季末提升0.8个百分点,预计公司金融投资、同业资产仍维持双位数增长,对资产扩张形成有力支撑。
盈利能力均稳步提升
从业绩表现看,两家银行上半年经营效益均稳步提升,青岛银行营收同比增幅高于齐鲁银行;两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16%,青岛银行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超30亿元,齐鲁银行也超过27亿元。而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来看,青岛银行明显高于齐鲁银行。
青岛银行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5.75%,同比提高0.41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加0.08元,增长17.78%。
齐鲁银行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7.82亿元,同比增长5.76%;其中净息差企稳回升,利息净收入49.98亿元,同比增长13.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4亿元,同比增长16.48%;基本每股收益0.54元,同比增长17.3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2.80%,同比提高0.14个百分点。
在已披露上半年业绩快报的五家A股上市银行中,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接近杭州银行的16.67%,明显高于常熟银行的13.55%、宁波银行的8.23%。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业绩表现既得益于区域经济复苏带来的资产扩张,也反映出两家银行在风险定价、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
在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息差情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齐鲁银行业绩快报中“净息差企稳回升”的表述颇受机构关注。张晓辉称,二季度齐鲁银行营收增速较一季度及去年再提升,利息净收入、手续费收入增速皆超13%,利息净收入增速不断提升,主要是其净息差企稳回升,同时“量”也不弱,贷款规模持续增长。齐鲁银行凭借扩表带来的规模效应,贷款业务创收表现不俗。
青岛银行没有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中提及净息差,其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末,该行净息差(年化)为1.77%。东兴证券研究认为,青岛银行近年来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定价管理,净息差较同业由劣势转为优势,2025年一季度更是实现息差阶段企稳回升。展望资产端,在需求偏弱、降息周期尚未结束情况下,贷款收益率仍在下行通道,但预计下行幅度将明显放缓。负债端,长期限存款集中重定价,叠加5月存款挂牌利率调整效果逐步体现,负债成本有望加速下行。当前监管对银行合理息差的呵护态度明确,货币政策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和银行息差稳定,预计净息差降幅持续收窄。
青岛银行资本压力更为突出
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两家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1.12%,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2.80%,比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齐鲁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6%、1.09%,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11、0.10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43.24%,较上年末提高20.86个百分点。
不过,与其他三家已披露上半年业绩快报的江浙地区银行相比,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的不良率仍然较高。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和常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为0.76%。
从一季报数据以及近期资本补充动态来看,青岛银行面临的资本压力相对更为突出。
一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青岛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96%、10.46%、13.51%,较上年末的9.11%,10.67%、13.80%均有所下滑;齐鲁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25%、12.33%、14.53%,同样较上年末的10.75%、12.93%、15.17%也均有所下滑。
齐鲁银行通过可转债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效应正持续释放。业内人士表示,齐鲁转债完成转股后,将有利于齐鲁银行进一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竞争力,持续贡献其业务发展。
青岛银行则选择以内源性积累为主的资本补充路径。该行曾在5月举行的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上表示,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当下,短期内进行外源性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尚存在不确定性,而内源性资本补充对我们提升资本充足水平十分关键”。6月11日晚间,青岛银行公告称,青岛国信集团拟通过其子公司增持该行股份,增持后,青岛国信集团合计持股数量占该行股份总额的比例预计不超过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