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0 12:27:29 股吧网页版
“一天一个价”!多晶硅报价大幅上涨 “反内卷”下四大硅料龙头股价迅速飙升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李佳佳

  本周,多晶硅成交价格继续上涨。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7月9日数据显示,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3.71万元/吨,环比上涨6.92%。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3.56万元/吨,环比上涨6.27%。

  据SMM消息,昨日(7月8日)随着“反内卷”进一步明确,多家硅料企业后续将基于完全成本报价,昨日多数企业停止报价进行内部成本核算。

  针对暂停报价一事,《华夏时报》记者联系了几家头部硅料企业,不过,多数企业并未明确回应。通威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收到具体的消息。大全能源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复称,要跟销售部确认一下。

  收储“小作文”再发酵

  这几日,光伏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除了在传头部多晶硅厂急停报价的消息,“硅料收储可能于近期落地”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事实上,关于硅料收储传闻,可追溯至今年5月份。彼时,有传闻称,协鑫科技(03800.HK)、通威股份(600438.SH)、大全能源(688303.SH)、新特能源(01799.HK)、亚洲硅业、东方希望在内的6家硅料企业,将牵头成立700亿元规模的大基金,并购整合6家之外的硅料产能。不过,这一消息当时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5月下旬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通威股份董事长、CEO刘舒琪公开称,“公司内部之前有过相关的探讨。如果去做这个事,需要撬动的资金量很大,单独做是很困难的。如果联合行业其他企业一起来做这件事,则需要各方都达成共识,要真正落实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也存在很多客观难度。”

  如今,面对收储落地传闻的真实性,相关企业态度谨慎。通威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收到具体的消息。大全能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消息。

  “近期关于产能收储以及成本限价的相关传言较多,消息面偏利好,而头部企业也确实基于成本进行联合挺价,多晶硅报价整体上涨。”卓创资讯光伏行业分析师刘一君对记者表示。

  一位光伏业内人士向记者直言,收储落地一事不是很靠谱,流出来的消息基本上是小作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正在加速推进。6月29日,《人民日报》发文《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内卷式竞争现象,并以光伏为例剖析内卷原因。日前,市场上有消息称,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开始集体减产30%。

  7月1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7月3日,工信部召开会议,14家光伏行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发言,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市场竞争、行业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介绍企业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去年已有大厂降低开工率

  说到底,供需失衡是制约行业健康的关键症结。产能方面,刘一君告诉记者,2024年中国多晶硅产能已达287万吨左右,较2023年进一步上涨36.02%。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产能进一步增长至300万吨以上,产能增速虽已逐步放缓,但仍有增量涌现。

  刘一君进一步表示,近五年来看,自2022年末开始,多晶硅产能开始出现规模性释放,增长快速,主要是受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导致的滞后性所影响,同时下游需求增速逐步放缓,无法形成有力支撑,使得新释放产能快速过剩,市场整体供应压力较大。

  上海有色网光伏分析师史真伟告诉记者,现在产能没太大变化,一些小厂基本上长期不开,比较高频的活跃的产能大概一百六七十万吨。

  硅料是光伏行业的“命脉”,也是产业链的“牛鼻子”。在“反内卷”背景下,硅料龙头企业的产能调整备受瞩目。据了解,协鑫科技颗粒硅产能为48万吨,大全能源名义产能为30.5万吨,新特能源产能约30万吨,通威股份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

  大全能源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公司从去年11月份开始,开工率就已经减到了35%左右,之后到目前为止没有变化,都是处于一个比较低位的状态。

  通威股份相关人员表示,去年年底,公司向友商发了一个公开的声明,今年上半年的大部分时间,公司整体的开工还是比较低的。

  此前,刘舒琪曾公开表示,“作为头部企业,公司是‘反内卷’的。因此,我们控制了一部分产能(未开工)。产能开工率始终根据行业需求变化而变化,需求没有起来,满产也没有意义。”

  记者关注到,近期,大全能源和通威股份两家硅料龙头均披露了机构调研,其中,大全能源表示,下半年光伏装机需求力度减弱,增速放缓,供需失衡状态短期内难以扭转,硅料价格仍将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当前n型致密料已接近头部企业含税现金成本附近,预计下探空间有限。

  通威股份公布,公司7月组件排产计划结合行业需求节奏进行阶段性调整,预计排产量将环比有所回落,这一变化与上半年国内抢装潮结束后的市场节奏相符。截至6月底,公司综合开工率约50%,全年仍围绕有序控产的原则运行。

  报价提到成本线以上

  伴随着政策导向的驱动,硅料报价持续走高。据Mysteel调研数据,当前主流企业报价均大幅上涨,攀升至40元/千克及以上。刘一君表示,就N型致密料来看,7月9日主流报价维持在39元/公斤,较上周上涨14.71%,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消息面扰动以及行业自律。

  硅业分会指出,本周多晶硅报价区间提升至4.5—5.0万元/吨,大幅上调25%—35%,但新订单成交量有限。此次提价主要是由于多晶硅企业超一年以上亏损运营,为清库存导致价格已远低于综合成本,为符合“不低于成本销售”的价格法规要求,硅料企业一次性提价至综合成本线之上。

  不过,隆众资讯绿电产业链分析师方文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实际上,多晶硅市场价格只是报价比较高,一天一个价格,但是实际成交目前了解还没有,主要是没有需求推动。”

  业内人士指出,价格上涨缺乏现货成交的实质性支撑:下游拉晶环节因前期储备低价库存,对当前高价硅料接受度偏低;叠加硅片企业普遍实施减产计划,多晶硅采购需求同步收缩。

  方文正表示,当前政策仍然处于酝酿与推动阶段,基本面的供增需弱格局未改,价格上行主要受政策预期驱动,需要防范情绪回落带来的价格调整风险。

  记者关注到,“反内卷”政策后,二级市场开始热炒行业反转预期,光伏板块迅速上涨,Wind数据显示,自6月30日至7月9日,光伏指数整体上涨了8.2%,其中,光伏玻璃厂商亚玛顿上涨66.17%,硅料厂商股价也全部上扬,短短几日,大全能源股价上涨33.97%,协鑫科技上涨30.11%,通威股份涨幅为29.52%,新特能源涨幅为23.64%。

  产能出清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6月份,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公开表示,中国光伏正处于“四落五起”的临界点,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一季度是光伏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窗口期。朱共山倡议政企联动促出清 ,以“市场化兼并重组+技术淘汰机制+政策强制约束”去产能,通过“供给侧自律+需求端刺激”去库存。

  方文正表示,当前,多晶硅行业去产能空间有限,政策方面重点是市场化调节与资源集中,高成本产能在价格竞争中可能会被更快淘汰。他预测,硅料行业的供需拐点预计在2026年以后出现实质性改善,在2027—2028年陆续恢复至合理供需比,价格拐点的出现将依赖于行业库存的边际变化。

  大全能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行业硅料库存约40万吨。结合产业历史规律及当前供需格局,行业硅料库存规模满足2个月的下游需求水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