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1 16:45:30 股吧网页版
美团三年拟建1200家浣熊食堂 用户可直播观看出餐全流程
来源:南方都市报

K图 03690_0

  近日,美团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帮助超过上万家餐饮商家实现放心外卖的品质升级,这也算是美团“浣熊食堂”的正式官宣。

  据悉,“浣熊食堂”早前在北京试水运营,是美团为打造放心外卖的新基建设施。用户下单前可实时“云体验”,随时“看汇报”,下单后将收到食安封签严格守护的餐品,平台提供透明有保障的售后服务,主打“明厨亮灶”。美团方面透露,今年内预计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20万家门店开通“明厨亮灶”直播。

  用户可通过直播观看外卖出餐全过程

  北京亮马河附近的浣熊厨房示范区中,“鲜芋仙”店铺的店员正在制作甜品,熬煮、配料、制作、打包全过程画面都被智能摄像头记录下来,并实时上传在现场的明厨亮灶大屏幕上。与此同时,用户在手机上也能查看到每个步骤细节。另一边,东直门的浣熊食堂里“德克士”店长在午高峰后完成了一次清洁,相关情况被记录在了“食安日记”上,之后门店将其上传至美团外卖App,后台显示,有1235位用户在一小时内点击查阅了该部分内容。

  据悉,用户可以在美团外卖App中看到“食安日记”,店内每天的餐品加工、成品制作、午间巡检、进货清单等都会记录在案。每家店铺都集成了美团统一提供的明厨亮灶系统,商家营业时间内的全过程都实时上传直播,实现切配、烹饪、打包、出餐全透明。“一开始不是很适应,但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浣熊食堂也有日常巡检和提醒,特别是看到用户的点赞后,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和餐品更有信心了”,德克士东直门店店长表示。

  消费者既可以在店铺页面中进入“明厨亮灶”观看直播,也可在“浣熊食堂”专题页面上,集中观看所有页面的全天候直播。不少消费者在“浣熊食堂”的消费者评价页面反馈“食材好”“自己的订单自己看着店员制作打包,很踏实”“可放心下单”等。而用户对商家和平台的信任度持续提高,也带动了复购率良性提升。

  其实,早在今年初南都记者就报道过北京望京地区的“浣熊食堂”上线。商家入驻浣熊食堂时,可在平台上线独立门店,消费者进入商家线上门店下单,商家接单、骑手送单方式与普通外卖无异。消费者还能够在浣熊食堂同时下单多个商家的餐品,实现跨店购买。倘若一笔订单购买了多家店铺的餐品,订单将由浣熊食堂店内工作人员统一打包,骑手一单取送。与普通外卖比,骑手工作量不变,配送费不变,顾客一笔订单配送费能吃到更多菜品。

  未来三年建成1200家“浣熊食堂”

  南都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30日,“浣熊食堂”上线已经大半年,在北京等地已实际投入运营10家门店,累计已超过100多个品牌餐饮加入探索,共服务数十万消费者。美团方面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将通过1200座“浣熊食堂”,帮助超过上万餐饮商家实现"明厨亮灶"的品质升级,进一步建设完善全行业的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外卖的食品安全卫生一直是公众极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代年轻人工作繁忙,不少人一日三餐几乎都靠外卖解决,是否吃得放心成为了重中之重。去年,有视频博主发起了给外卖小哥100块带自己去吃附近干净外卖的挑战,其中有不少外卖小哥直言附近“没有特别干净的外卖”,甚至直接告诉博主吃路边摊比点外卖干净,视频内容毫无意外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同时,大家开始绞尽脑汁找出办法辨别哪些外卖是没有堂食门店的“幽灵外卖”,更有外卖骑手爆料有些外卖店内连明火都没有,送到顾客手中的只是加热的预制菜包。一时间,大家对“干净外卖”的需求和呼声愈发高涨。

  美团方面表示,接下去将携手餐饮商户重点探索可追溯供应链、全透明运营,并建设“食安大数据”。入驻商家不管是自供原材料、或者从美团全品类餐饮供应链平台快驴进货,都会加入到供应链全链管理及追溯体系;日常运营中,商家需要通过食安日记、明厨亮灶直播、餐食封签技术等,提高外卖食品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美团将从多个维度为商家生成“食品安全指数”,共同将该指数纳入店面的运营考核标准中,用数据帮助商家改善运营细节,共享经验。

  此前,美团表示未来三年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包括投入更多硬件补贴和流量扶持,对线上接入透明厨房、阳光厨房的商家进行支持等,今年内预计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20万家门店开通“明厨亮灶”直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