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网约车平台集体宣布降低抽成比例,其中T3出行将最高抽成降低至27%,曹操出行则降低至22.5%。
这确实是推动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利好,但司机实际收入的增长却并不多。张力(化名)是上海市的一名网约车司机,他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现在上海的一名全职司机月流水大多在1万元左右,而他出车时间长,月流水也仅约1.3万元,根源在于司机数量增多和每公里单价过低。“我特地算了最近一周平台降佣后的收入情况,大概一天多不到10元。”
司机收入降低一直困扰着网约车行业。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调研发现,目前,有50%的网约车司机每小时收入为30—45元,扣除各类相关成本属于中低收入。
多名业内人士建议,一方面,通过政策约束网约车价格战、进行行业出清,最终让竞争回到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另一方面,网约车平台应为司机设立每小时的最低收入标准,增加以五险一金为代表的劳动者权益保障。
进一步降低抽成比例
7月3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提出,鼓励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提供让利服务,加大对中小商户的收费优惠扶持力度。同时,平台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有一系列的“不合理收费行为”。
很快,各大网约车平台便作出反应。8月15日,T3出行发布公告称,平台订单的抽成比例最高不超过27%,2025年年底前将抽成比例26%—27%的订单数量占比从21%降至17%。对于每月订单完成量不少于50单的平台司机,保障其当月流水总额的抽成上限不超过25%,超出部分自动返还司机。
同一天,曹操出行也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曹操出行APP、小程序订单的抽成比例上限将由原来的22.7%下调至22.5%,主动将发展红利更多分享给司机。“此次主动降低抽成上限,是我们在司机收入保障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步坚实脚印,更是我们对‘司机第一’理念的再次践行。”
张力告诉记者,网约车平台的自营订单目前已经较为规范,抽佣比例一般都在20%多,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但聚合平台分派的订单由于经过了多次抽佣,差不多的路程司机到手收入会少20%左右。
纪雪洪表示,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是合作关系,正常情况下聚合平台抽成比例为14%,剩下再由网约车平台进行抽成。
8月18日,聚合平台龙头企业高德打车公告称,高德打车联合网约车平台合作伙伴,支持司机权益保障。推动不少于80家合作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比例上限不超过27%,包含高德平台向合作网约车平台收取的信息服务费。
高德打车方面强调,高德打车信息服务费上限将全部降至9%,并通过减免佣活动、专项奖励等方式推动合作平台综合成本降低2%。此外,督促合作网约车平台落实抽成上限承诺。
“网约车平台下调抽成比例,确实能直接增加司机收入。”纪雪洪认为,通过此举,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司机的工作时间,增强司机的身心健康,从而进一步保障乘客出行的交通安全。
平台发声进一步保障司机权益
“现在一天至少要出车13个小时,才能保障每个月约1.3万元的流水。现在平台抽成大多降低了2%,算下来也就280多元,平均每天不到10元。”张力表示。
网约车行业抽佣比例问题之所以广受关注,核心问题还是行业收入下降。纪雪洪调研发现,目前,有50%的网约车司机每小时收入为30—45元,如果取中位数38元计算,10小时的收入为380元,扣除各类相关成本,该收入属于中低收入。
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分析称,造成司机收入普遍偏低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供给过剩。2019年前全国网约车司机约300万,如今日活跃司机已达800万,订单总量在4600万—5000万单,平均下来每位司机一天也就五六单;二是平台竞争激烈。随着各大平台进入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客单价被压低,司机收益进一步下降。
“由于现在乘客对于网约车价格比较敏感,网约车平台又希望获得更多订单,因此以‘一口价’为代表的促销政策把单价压得比较低。但是现在司机数量持续攀升,低价订单仍有人接,这就导致司机收入普遍下滑。”纪雪洪阐释道。
张力表示,现在“快车”接单,超过一半都是特惠的一口价订单,网约车平台发给乘客的促销力度也很大。“现在上海很多都是短途订单,就一个起步价14元,乘客用完优惠券有时只有几块钱。这时平台就算给予零佣甚至返佣福利,对于司机收入也帮助不大。”
随着行业逐渐步入改革深水期,此次集体降低佣金比例的同时,多家网约车平台也发声将进一步保障司机权益。
T3出行方面表示,T3出行将持续关注司机收入状况,共建健康、可持续的网约车生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智慧出行服务。
“改善司机体验、保障司机权益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曹操出行方面则强调,曹操出行将持续聆听司机师傅们的宝贵建议,不断优化平台规则与服务,探索更多惠及司机的举措,努力为大家创造一个更公平、更透明、更有获得感的运营环境。
李成东认为,网约车司机收入的核心瓶颈在于行业过度扩张与价格竞争。要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政策约束价格战、进行行业出清,最终让竞争回到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而不是简单的低价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