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慧生物正式登陆港交所,以12.9港元/股的发行价发售3344.26万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为33.28港元/股,涨幅高达158%。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家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新成员目前仅一款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慧尔康欣”获批上市,产品线相对单一。其在2023年、2024年的营收5216.8万元、2.6亿元均来自该疫苗的销售,但同期亏损分别达到4.25亿元、2.59亿元。2025年一季度,中慧生物营收仅41.3万元,亏损则高达8731.7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中慧生物上市首日受到资本热捧,但仅依靠单一产品支撑业绩并不具备持续性。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该公司高企的亏损额,也将影响其后续的发展。
累计亏损近8亿元
中慧生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创新疫苗及新型传统疫苗研发、制造及商业化的生物科技企业。目前核心产品为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慧尔康欣”及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慧尔康欣”于2023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四价流感亚单位疫苗,适用于3岁及以上人群,于2023年9月正式商业化。
招股书显示,“慧尔康欣”是中慧生物目前唯一一款获批上市且已商业化的疫苗。2023年9月该疫苗开始销售,当年中慧生物营收达到5216.8万元,2024年,随着推广力度的加大,“慧尔康欣”的市场覆盖率及渗透率均有所提高,当年营收进一步增长至2.6亿元,均来自该款疫苗的贡献。
然而,如此受资本市场认可的中慧生物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中慧生物的研发成本分别为2.83亿元、2.06亿元及0.47亿元,销售成本分别为0.55亿元、1.4亿元及0.19亿元。高额的研发和销售开支使得中慧生物持续亏损,2023年净亏损4.25亿元,2024年净亏损2.59亿元。2025年一季度,中慧生物营收仅为41.3万元,亏损却高达8731.7万元。
在“慧尔康欣”的竞品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国内已上市的流感疫苗有26种,还有19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在研流感疫苗,包括6种三价疫苗和13种四价疫苗,市场竞争为中慧生物带来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业绩表现也反映出中慧生物目前的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事实。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竞争加剧,如果“慧尔康欣”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导致销量下滑,对中慧生物将会是致命打击。
产品线储备待发力
除明星产品“慧尔康欣”外,中慧生物的产品管线还包括核心产品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其他11种在研疫苗,涵盖对疫苗接种有大量需求的多个疾病领域。
针对6—35月龄人群的四价流感亚单位疫苗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受理,预计2025年三季度获批,若该产品成功上市,将进一步拓宽中慧生物在流感疫苗市场的覆盖人群。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基于人二倍体细胞开发,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计划于2025年三季度启动III期试验。该产品若能成功上市,有望在狂犬病疫苗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中慧生物还有三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在研产品。
不过,疫苗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且结果高度不确定的特点。招股书显示,中慧生物在研产品大部分仍处于研发早期阶段,距离商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I期临床试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或2026年一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等。
医药行业分析师朱明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中慧生物持续亏损,且研发和销售费用高企导致现金流紧张。投资者需警惕单品依赖、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