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为啥要开饭馆?只是要开个“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的大型连锁饭馆吗?
当然不是!就像有人问:为啥京东要自建物流?为啥京东要盖一个超级大楼养猪?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就在“七鲜小厨”爆火后——
京东从自建物流到跨界餐饮的布局,本质是依托其核心供应链能力向新场景的延伸扩张。通过 “菜品合伙人” 计划、“七鲜小厨” 平台及农业领域的深度布局(如单体养猪大楼),京东正构建覆盖 “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 的全链条闭环体系,其战略环节的核心能力构建及未来发力方向可拆解如下:
一、核心能力构建的五大战略环节
1. 物流基础设施:仓配网络的高效复用
京东物流已形成 “区域物流中心(RDC)+ 前端物流中心(FDC)” 的仓储网络,覆盖全国 2100 万平方米(含云仓),并拥有 7500 辆自营卡车、200 个分拣中心及 19 万配送团队。
该网络可直接服务于七鲜小厨的食材配送,实现生鲜冷链的 “产地→中央厨房→门店” 高效流转,降低损耗并保障食材新鲜度。例如,肉类和净菜经工厂标准化处理后,通过冷链直送门店。
1. 技术驱动:智能化与自动化能力迁移
京东在物流领域积累的无人仓、AGV 搬运机器人、动态分拣系统等智能技术,正迁移至餐饮与农业场景:
餐饮场景:通过算法优化烹饪流程(确保千店一味)、24 小时后厨直播 + 40 项检验检疫标准(全流程透明)、复用路径规划算法优化外卖配送;
农业场景:在养猪大楼应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测猪只健康)、AI 算法(预测生长周期与疫病风险)、自动化饲喂系统(降低人工成本)。
2. 轻资产运营:社会化资源整合模式
云仓模式复用:京东物流通过 “云仓” 整合 1400 个第三方仓库资源,七鲜小厨则采用 “菜品合伙人” 模式整合餐饮品牌配方与厨师资源,自身仅承担选址、建店与运营投入;
农业合作模式:与牧原、精气神等企业共建共享仓(如周口中央共享仓),整合养殖物资供应链,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农业生产端成本。
3. 供应链一体化:从食材到终端的全链路控制
食材直采:复用京东生鲜供应链资源(如中粮、益海嘉里),源头严选食材,降低采购成本;
柔性生产:中央厨房(净菜工厂)预处理食材,门店仅需现炒制作,提升出餐效率;
渠道融合:外卖 + 自提双模式,依托京东物流配送网络与线下自提点(超 8000 个服务点),实现 “半小时达” 覆盖。
4. 垂直整合:从源头生产到终端消费的闭环
以养猪业务为例,京东与精气神公司达成股权投资战略合作,双方在销售平台、渠道、
育种、饲喂、产品组合、冷链运输等环节进行深度探讨,全方位助力山黑猪产业打造
F2T(Farm to Table)即 “农田到餐桌” 的现代智能农业,进一步推动国内生猪产业
的品质升级和品牌提升。
京东通过 “智能养殖大楼 + 供应链协同” 模式,构建 “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 全链条能力:
养殖端:通过 AI 和物联网实现精准饲喂、环境控制,提升出栏效率;
流通端:利用冷链物流将猪肉直供七鲜小厨等餐饮场景,减少中间环节损耗;
消费端:联动京东健康开发低脂猪肉餐品,切入健康饮食赛道。
二、未来发力方向:生态扩张与场景深化
1. 快速规模化抢占市场
3 年万店计划需加速落地,优先覆盖 “幽灵外卖” 高发区域(城中村、写字楼密集区),通过低价策略(10-20 元定价)挤压劣质外卖生存空间;
农业领域复制 “养猪大楼” 模式,拓展禽类、果蔬等品类,打造自有农产品品牌,为餐饮业务提供稳定食材供给。
5. 技术迭代提升效率壁垒
餐饮场景:推动炒菜机器人、自动调味系统等设备应用,降低人工依赖;基于销售数据反向优化供应链(如预测区域口味偏好);
农业场景:深化 AI 在育种、疫病防控中的应用,联合科研机构建立 “智慧农业实验室”,提升源头生产效率。
6. 健康产业协同
蔡甸区已布局 “国际营养健康城”,七鲜小厨可联动京东健康资源,开发低脂、控糖等功能性餐品,切入大健康赛道;
依托自有农产品溯源体系,打造 “从农场到餐桌” 的透明化健康饮食生态,吸引中高端消费群体。
7. 开放平台化运营
向第三方外卖平台(如美团、饿了么)开放入驻,扩大渠道覆盖;
孵化“菜品 IP” 生态,例如将 1000 道招牌菜发展为预制菜零售品牌,切入商超渠道;
向农业企业开放供应链能力(如物流、技术、渠道),收取服务费,从 “自营者” 转型为 “赋能者”。
三、风险与挑战
• 盈利压力:万店建设与农业重资产投入成本超百亿,需通过高订单密度(样板店三日售 800 份)与农产品溢价验证盈利模型;
• 品控一致性:千店现炒口味标准化难度高于工业预制菜,农业端疫病、自然灾害等风险可能传导至餐饮场景;
• 竞争加剧:需应对美团等平台的反制措施(如补贴战),以及传统餐饮品牌自建供应链的挑战。
总结:战略逻辑与能力复用路径
京东的跨界本质是“供应链能力溢出”:京东将物流领域的 “基础设施 + 技术 + 轻资产运营” 能力复用于餐饮、农业等场景,通过重构“人(厨师 / 农户)、货(菜品 / 农产品)、场(七鲜小厨 / 养殖场)” 关系,打造 “源头生产→中央厨房→终端履约” 的全链条闭环。
未来若成功整合万店网络与农业资源,京东或将成为 “从田间到餐桌” 的智能供应链平台商,以数据与效率定义行业新标准。
能力领域 | 物流能力基础 | 餐饮场景迁移应用 | 农业场景迁移应用 |
基础设施 | 1200 + 仓库,2300 万㎡仓储面积 | 冷链配送支持食材新鲜度 | 共享仓降低养殖物资流通成本 |
技术驱动 | 无人仓、AGV 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 烹饪流程标准化、动态调度优化 | 智能养殖设备、AI 疫病预警 |
运营模式 | 云仓整合 1400 + 第三方资源 | 菜品合伙人整合配方资源 | 与农业企业共建供应链 |
供应链 | 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 食材直采 + 中央厨房柔性生产 | 农产品从养殖到销售全链路管控 |
此路径若能跑通,京东将从 “商品电商” 进化为 “服务 + 供应链” 双轮驱动的本地生活与农业生态巨头。如何评估那时的京东呢?我认为,京东所期待的结果是,从过往的垂直业务霸主,升级为我们身边无所不在的生活服务的伴侣型平台,其商业规模、影响力和价值,将比肩于AI界的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