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5 00:17:39 股吧网页版
冷链物流行业前景广阔 上市公司加快国际化布局
来源:证券日报

  在近日召开的2025第十七届食品冷链大会(以下简称“冷链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介绍,当前我国冷链供应链发展态势良好,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全球贸易和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冷链发展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

  冷链大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约为3638亿美元,中国占比超20%。今年上半年,全国食品冷链物流业务总需求量预计约1.92亿吨,同比增长4.35%;物流总额预计约4.7万亿元,同比增长4.21%。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超2500个海外仓网络布局支撑以及智慧机场等枢纽的运营赋能。当前行业正通过‘三级节点建设+数字赋能’模式,构建国内外一体化的高韧性供应链体系。其中,上市公司成为冷链物流行业‘领头羊’。”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副秘书长宋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冷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冷链大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2500多个跨境电商海外仓;冷链国际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等稳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已取得显著进展。同时,冷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我国以10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集配中心及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三级节点建设为基础,推进干支线物流和两端配送协同运作,以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数字赋能等为支撑,建设高质高效、安全韧性的国内外一体化冷链物流供应链运行体系。

  另外,我国在冷链领域的国际规则主导力也在持续增强。中国主导的首个国际冷链物流标准《冷链物流无接触配送要求》已于2024年11月份正式发布,显著增强中国在全球冷链物流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助力中国企业更易进入国际市场。中国正以强劲的供应链韧性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塑国际话语权。

  在这一背景下,冷链产业迎来巨大发展空间。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带动冷链需求不断提高,数字化新模式激活冷链“向新”动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崔忠付表示,全球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到2028年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超6000亿美元。

  广州艾媒数聚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毅表示:“冷链与AI、大数据的融合将重构冷链物流产业价值。”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以“政策+消费+技术”三重引擎驱动,预计市场规模突破897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企业加速抢滩市场

  为了抓住市场机遇,物流头部企业在冷链物流领域加速“跑”,加快智能化、国际化布局。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深度应用于冷库管理,实现仓储损耗率下降30%;在基建扩容方面,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数智化冷链打破生鲜流转壁垒,已经构建了超6600平方米的冷链仓储。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以冷库业务为基石,通过生命科学渠道体系稳步拓展智慧冷链模块。福建雪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推出超低温空气制冷等技术与产品,填补了国内冷链物流领域的技术空白。

  多家企业也在积极“出海”。顺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依托TIR运输网络,在东南亚建立蔬果直采基地,带动智利车厘子进口量快速增长。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努力成为世界级商用冷链设备服务商。

  宋嘉认为,近年来,我国正从“设施补短板”转向“标准强输出”阶段。产业链企业需把握住跨境电商趋势,在医药冷链、跨境生鲜等赛道开辟新增量。

  崔忠付认为,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国冷链产业链要通过夯实软硬件基础等方式寻求新增量,打造新优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