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静
8月4日晚间,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正式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锅圈实现营业收入32.4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6%;毛利达7.17亿元,同比增长17.8%,毛利率为22.1%;净利润为1.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2.5%;核心经营利润同为1.90亿元,同比增长52.3%。
“本报告期内,锅圈通过战略结构调整、渠道与产品优化、产业链深耕等举措,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重大幅度增长,同时进一步夯实‘社区中央厨房’平台的市场定位,成功开拓出了第二增长曲线。”锅圈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营收、净利润大幅度增长
在2024年度业绩沟通会上,锅圈董事长杨明超指出,锅圈自2023年下半年起,针对门店运营模式、门店类型、品牌调性、加盟商结构及多元化营销渠道等核心方向展开战略性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本期财报显示,这一系列变革已于2025年上半年转化为实质性增长动能并带动业绩增长。
在渠道布局方面,锅圈持续扩展即时零售网络,实现线上线下高度协同。截至2025年6月30日,锅圈全国门店总数达10400家,较去年同期净增740家,其中新型乡镇门店净增270家,进一步夯实下沉市场基础。同时,锅圈加快推进无人智慧门店改造,累计已有超过2000家门店完成无人化升级,有效提升门店坪效与运营响应速度,带动同店收入增长。
在线上营销方面,锅圈聚焦私域流量与社交电商联动,通过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平台发力套餐产品推广,并借助直播种草与社群裂变等方式引导到店转化。报告期内,锅圈在抖音平台的品牌曝光量突破32亿次,套餐类产品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
会员体系成为锅圈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注册会员人数达5030万,同比增长62.8%;会员预付卡储值金额达5.9亿元,同比增长37.2%。基于App、小程序与线下联动的数字化体系,锅圈构建起多触点、高复购的会员运营生态,为门店流量与品牌黏性提供稳定支撑。
“锅圈的渠道布局具有前瞻性,线上线下协同以及下沉市场的深耕,既扩大了用户覆盖范围,又提升了运营效率,这是其营收增长的重要基础。”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财务数据提升的基础上,锅圈也为股东带来丰厚的回报。继2024年年报宣布派发1.98亿元现金股息之后,本期报告又宣布将派发1.9亿元现金股利。如果加上2025年度1.11亿元的股份回购,锅圈2025年的年度股东回报金额将超过4.99亿元,同比增长130.7%。
第二增长曲线已显现
不过,锅圈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在财务数据稳步提升的同时,锅圈也在积极探寻新的增长路径。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锅圈稳步推进“社区中央厨房”战略,通过在品牌建设、供应链赋能、产品孵化等维度协同发力,已经实现业务层面的开花结果。与此同时,锅圈也在过去的半年不断尝试新业务和新零售形态的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已经显现并呈现出较强增长潜力。
在门店体系内,锅圈已经全面推进即时零售战略,同时在2000余家门店推出24小时无人零售服务。通过全面拥抱新的零售形态,锅圈在几乎不提升门店运营成本的情况下提升了单店利用效率。同时,针对乡镇市场推出的定制化陈列与SKU结构的新乡镇店型,也已经通过市场验证了增长潜力,其差异化打法增强了锅圈在下沉市场的黏性。
会员带来的储值、复购和消费频次提升,也验证了锅圈新会员体系的有效性。锅圈在2024年业绩沟通会上曾表示,锅圈会员客单价远超普通消费者客单价。在消费频次方面,高充值会员是低充值会员的两倍。会员运营已经成为锅圈一个新的内生增长点。
面向未来,锅圈表示将继续夯实门店运营、社区央厨、会员生态、即时零售、智慧零售等既有战略,进一步推动产业布局,并在此基础上践行“美食平权”理念。通过探索更多样化的业务模式,锅圈将丰富产品线并延展消费边界,覆盖更多在家吃饭场景。公告中提到,除了继续丰富中西餐、饮品、冰品、夜宵等产品以推动销售增长外,锅圈还将针对县乡市场制定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使锅圈新乡镇门店在下沉市场更具竞争力,为第二增长曲线继续积蓄势能。
此外,锅圈正审慎评估海外业务拓展路径,拟通过区域试点模式,以家庭餐食解决方案切入全球市场,逐步开启“出海”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