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开盘,百果园小幅低开后快速走高,截至午间收盘,涨幅超过10%。
从消息面看,8月15日晚间,百果园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净亏损为3.3亿元至3.8亿元,收入同比减少不超过25%。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总门店数量为4386家。
公告披露,百果园此次收入和盈利下滑主要有以下三大因素影响:一是推进高品质高性价比战略,主动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毛利率,让利消费者;二是持续推进门店网络优化策略,引导加盟商主动审视门店位置或所在商圈,搬迁或关闭劣势门店,集中资源聚焦优势门店;三是公司在资产减值、股权激励费用分摊等方面的一次性开支增加。
百果园表示,尽管公司短期收入和利润受到影响,在“高品质高性价比水果专家与领导者”战略下,门店质量进一步优化:客流呈现增长趋势,销售额亦企稳回升。
百果园董事会认为,门店网络优化已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后续会通过丰富产品类型、优化产品组合以及拓展门店规模等措施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具体包括,为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并扩大销售规模,公司积极丰富其产品种类及市场渠道,如水果零食化、水果礼品化;为提升门店盈利能力,公司将持续优化门店高毛利品和引流品结构,并提升门店服务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愉快的购物体验;公司积极探索新门店类型,以适配不同商圈和消费偏好,并将结合消费环境与门店经营实际,完善门店扩张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水果产业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此前数据,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1.2万亿,且未来5年,行业每年仍将保持7.6%的复合增长率。但水果的产业格局分散,行业CR5市占率不足5%。“大行业、小公司”的特征意味着头部企业整合空间巨大成为共识。
公司方面介绍,百果园在供应链、品牌效应和运营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供应链层面,其全球采购团队超300人,与26个国家的800多个直采基地建立合作;产品品牌化方面,至2024年底百果园已推出46个招牌果自有产品品牌,销售占比14.7%,“花凰凤梨”“猕宗猕猴桃”等产品已形成一定的差异化优势和口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