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4 09:12:01 股吧网页版
580亿蒙牛,空降一位财务高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2319_0

  蒙牛乳业董事会,又迎来一位核心成员。

  9月1日,蒙牛官宣新的董事名单和职能分工,53岁的沈新文排在执行董事第二位,居于总裁高飞与副总裁王燕之间,且成为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

  《21CBR》查询蒙牛官网,沈的名字已出现在“高级管理层”一栏,同样仅排在高飞之后。

  8月末,沈新文获任蒙牛执行董事、副总裁及CFO,接替近退休年龄的张平。

  他的空降,赶上乳业调整期,高飞领衔的管理层,面临一定挑战。

  1-6月,蒙牛营收415.7亿元,同比下滑6.9%,由于联营企业业绩承压,其利润回落。眼下,蒙牛市值仅为580亿港元,处于8年来的低位。

  “团队磨合期过后,今明两年将集中释放组织红利,尤其在成本管控和海外整合上会更凌厉。”眺远咨询董事长、CEO高承远向《21CBR》表示,蒙牛的潜力仍旧颇为可观。

  高层换新

  过去18个月,蒙牛高层连番调整。

  其先后迎来新总裁高飞、新董事长庆立军,以及新CFO沈新文,三人平均年龄在51岁上下。

  公告显示,沈新文是位“中粮系”老兵,历经商业、地产、工程、饮料等多条业务线历练,在中粮系统已有30年之久,履历集中在财务领域。

  来蒙牛前,他担任中粮子公司中国食品执行董事,以及中粮可口可乐副总经理兼CFO。

  新CFO的到位,已有前兆。

  张平在2024年3月即辞任执行董事,只留任副总裁、CFO职位。今年8月末的业绩会上,两人均现身,完成交接。

  沈拥有丰富的财务和行政管理经验,将协同总裁推进现有策略。

  2024年3月,长期任职蒙牛的高飞,从内部提拔升任总裁,随后,乳业巨头的战略转向“一体两翼”:

  “一体”指常温、低温、冰品、鲜奶、奶粉、奶酪六大核心业务基本盘,主要变化在“两翼”,即大健康赛道和国际市场拓展。

  “在这个战略上,我们必须保持定力。”高飞在中期业绩会上强调。

  “三位‘70后’高管,组成‘青壮派’核心,财务、运营、数字化背景的新班子,有助于推进精细化管理和成本管控。”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21CBR》评论说,管理层的最新调整,为蒙牛未来3-5年的战略落地,提供了稳定且有创新活力的团队支撑。

  《21CBR》记者注意到,张平2023年薪酬432.5万元,2024年他任执行董事近3个月,领薪112.3万元。据此推算,蒙牛CFO职位年薪,当在400万元以上。

  而沈新文在中国食品的薪酬,2024年为206.1万元,以此看来,沈新文个人薪酬,到任蒙牛后预计能有一定涨幅。

  遭遇低谷

  目前,乳业的终端消费复苏缓慢,蒙牛在内的大厂仍陷调整压力。

  “几乎大小品牌都在促销,有直接降价的,有搭送礼品的,就是为了促动销。”有超市乳品区工作人员告诉《21CBR》记者。

  “奶业周期比我们预期中更长,也更具挑战性。”高飞在业绩会上坦言。

  1-6月,蒙牛的销量和综合价格,均现低个位数下降;核心的液态奶业务压力尤大,同期收入321.9亿元,较上年362.6亿元,缩量超40个亿。

  据张平透露,液态奶消费已有复苏态势,二季度下滑“明显收窄”,7月和8月至今,基本保持二季度的趋势。

  “今年一下子可能解决不了周期的问题。”

  高飞表示,当前也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遇,他将领导团队加速细分品类的发展,优化品类结构。

  针对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蒙牛在1-6月推出超百款新品,覆盖从常温奶到低温酸奶、从鲜奶到冰淇淋的全品类矩阵。

  “多元化品类合计占比提升至约20%,对液态奶的依赖度由81%降至77%。”柏文喜表示,管理层的应对,已初步验证“一体两翼”战略对冲周期的有效性。

  乳业依然有许多空间。

  高飞提及,在欧美市场,奶酪、黄油等固态奶产品比重达到50%,乳铁蛋白、脱盐乳清粉等高附加值原料也占据绝对高地,主导高端原料市场的供应和定价。

  反观中国乳业,进口乳品折合成原奶,达到1700万吨,尤其固态乳品长期依赖进口,这是行业的短板,也是其未来突破方向。

  瘦身减负

  乳业整体困于下行周期,蒙牛的多笔收购,也成为负担。

  1-6月,蒙牛净利20.46亿元,同比下降超16%,其中单单现代牧业一家,即使蒙牛承受5.45亿元的账面亏损,抵消成本下降对净利润的修复。

  2024年,高飞为首的管理层,已计提贝拉米、现代牧业相关损失,超过40亿元。

  为优化资产结构,团队正着力推进瘦身。

  8月,蒙牛以约合12亿元人民币对价,将子公司雅士利旗下的新西兰奶粉工厂100%股权,出售给新西兰乳企a2公司。

  该工厂是蒙牛-雅士利全资子公司运营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初始总投资不低于11亿元。

  官方称,公司主动管控资本性支出、评估低效资产、调整优化资产组合,出售工厂是系列管理动作的一部分。

  高飞团队,也着重提到“精细化运营和提质增效”。

  1-6月,蒙牛销售及经销费用116.14亿元,同比减少约10亿元,销售费用率降低0.5个百分点。

  “在聚焦提质增效基础上,加大了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投入。”高飞专门提到。

  对于上任的沈新文,身为CFO的一大任务,或在于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

  2024年8月,蒙牛披露最高20亿港元的回购计划,一年多来,合计耗资约5亿港元,股价起色依然有限。同在行业低谷,蒙牛580亿港元的市值,只及伊利的30%左右。

  不过,只要基本面平稳,低谷期入局,对高管个人也未尝不是一种抄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