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0 19:03:19 股吧网页版
新西兰奶粉黑马,12亿买下蒙牛工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2319_0

  奶粉赛道,跑出一匹外资黑马。

  8月18日,新西兰a2牛奶宣布,以约12亿元人民币的总价,收购雅士利国际在新西兰Pokeno的工厂,雅士利隶属蒙牛旗下。

  a2牛奶在华正快速崛起。

  据官方披露,2025财年(2024年7月-2025年6月),a2牛奶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进账约55亿元,在华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占率升至8%。

  “就230亿新元的中国婴配粉市场而言,此次收购是扩大存在的关键一步。”a2公司主席Pip Greenwood评论说。

  买断工厂

  a2牛奶买下的工厂,颇有来历。

  该工厂是中资企业在新西兰首家从零建设的奶粉工厂,最高可年产婴配粉5.2万吨,a2官方形容其是“世界级的”。

  据悉,a2牛奶支付的总对价,为2.82亿新西兰元,其将获得位于北岛Pokeno的一座一体化营养品制造工厂,以及两款中文标签婴配粉产品的配方注册证。

  收购完成后,a2牛奶计划在Pokeno工厂推出一个为期多年的投资计划,拟投资约1亿新西兰元,以提升产能。

  该项交易已获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批准,预计9月1日完成交割。

  同时,a2也将启动现有两款中文标签注册产品的变更申请,预计耗时最长12个月,第三款中文标签产品注册预计需数年,以方便其拓展在华业务。

  a2的这宗收购,本意还是加注中国市场。

  2025财年,其中文标签的婴配粉产品,收入约27亿人民币,逆势增长3.3%,同期大盘则萎缩5.6%。

  此前,a2牛奶在华未设工厂,其销售的中文标签奶粉,由光明乳业旗下新莱特代工。

  据披露,2024年10月,a2参与新莱特的定增,持有其19.83%的股权,双方预计仍会保留合作。

  此次出售方为雅士利国际,由蒙牛控制,这家巨头奶粉业务疲弱,2024年收入仅为33.2亿元。

  异军突起

  目前,a2牛奶已进入中国婴配粉四强,2025财年,又将市占率提升0.9个百分点。

  a2奶粉的卖点,正如其名。

  有研究称,牛奶蛋白质中分A1型与A2型两种,A1蛋白质或与若干消化问题和过敏反应有关;A2更接近母乳成分,可降低消化不良和过敏风险,开始出圈。

  《21CBR》记者注意到,飞鹤星非帆、君乐宝至臻、伊利金领冠珍护等品牌,均推出含有A2成分的婴配奶粉。

  a2牛奶,则成功建立起与A2成分的紧密关联,且在华投入大量资源,异军突起。

  “基本上所有乳制品公司都有A2的产品,对于我们而言,意味着众人拾柴火焰高。”a2大中华区CEO黎笑公开表示。

  2013年,A2型蛋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入中国;2023年2月,新国标配方注册实施,a2至初®婴幼儿配方奶粉也迅速升级,顺利新老过渡。

  历经10来年经营,中国已成其最大的单一市场。2025财年,“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营收占比,高达68%。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a2营销投入最大的市场,尤其2025财年,中国市场获超90%的营销预算。

  “希望于2029年12月,获得额外的中标婴配产品注册额。”a2官方表过态,要争取更大的中国市场准入。

  新的收购,则兑现了承诺,也符合其重注中国的一贯战略。

  成人奶粉外,a2在中国还推出鲜奶、UHT常温奶等品类。

  据悉,2025财年,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其他营养品,合人民币约4.7亿元,同比增长33.1%。

  加速下沉

  a2在华的产品,存在中文、英文两类标签,有着两类来源地,渠道构建相对复杂。

  这些年,官方努力开拓新通路,逆势推动下沉。

  就本土的中文标签产品,a2的应对策略是,一手继续开发全国重点大客户渠道,一手也重视区域渠道建设,渗透下沉市场,对高潜力省份优先制定加速增长策略。

  据公开数据,截至2024年6月,a2在中国线下分销超2.9万家门店,如母婴店渠道,其2025财年份额已升至3.7%。

  “a2牛奶公司一直严格控货,保持价盘稳定,保证渠道商利润,增强了渠道商信心,提高了动销积极性。”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

  团队同步也发力电商,其线上相关渠道的零售份额,已升至4.2%。

  就a2英文标签奶粉,其核心渠道为跨境电商,具体可分为自营旗舰店、O2O(线下门店体验英文标签产品、从线上订购后由商家发货)、代购等多种模式。

  若A2的概念持续,a2在细分品类拔得头筹,依然能享受到红利。

  只是,存量竞争,a2要去抢更多份额,确实更为艰难,其也未雨绸缪,扩大目标消费群。

  例如,2024年4月,官方发布两款成年人奶粉——“a2紫吨吨自护力奶粉”“a2紫吨吨行动力奶粉”,以求突破市场的天花板。

  无论如何,a2的故事至少说明,在中国就一直不缺机会,哪怕是在减量的行业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