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8 11:39:50 股吧网页版
确认!高洪祥正式接棒李进,广汽本田再迎“广丰系”高管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广汽本田“换帅”传闻得到了证实。

  8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广汽本田内部人士处获悉,高洪祥正式接棒李进,担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经理。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该决定于8月7日起正式生效”。

  作为“广汽系”老将,李进于2004年3月出任广州本田企管部部长,2006年2月转任广汽本田采购部副部长。2006~2016年,李进先后出任广汽长丰、广汽菲亚特、广汽菲克等广汽合资板块高管。2022年底,李进回归广汽本田体系,并担任管理层的“中方一把手”。

  与李进相比,有关高洪祥的公开报道并不多,但根据公开资料可知,高洪祥此前为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这也意味着,此次换帅是继郑衡后,广汽本田再度迎来“广丰系”高管。结合当下两家合资公司在华市场表现,高洪祥“换防”至广汽本田的原因及目标已逐渐清晰。

  “我们也是看到今天生效的公告才知道的,没有比大家早多少。”广汽本田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外界看来,广汽本田此次“换帅”过程虽略显低调,但并非无迹可循。

  事实上,李进治下已近三年的广汽本田,正经历在华经营的“至暗时刻”。今年上半年,广汽本田销量仅约15.5万辆,同比下滑25.63%。回看近年来销量数据,广汽本田从顶峰的78万辆(2021年)滑落至47万辆(2024年),净利润更是从2020年巅峰的124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18亿元。

  产品端,近年来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切换,陆续导致广汽本田多款热销车型“哑火”。2019年,广汽本田仅凭飞度一款车型即可实现年销11万辆的成绩。但如今,仅提供纯燃油动力的飞度,今年上半年国内销量已不足3000辆。相似的情况也在缤智、凌派等车型上上演。

  在中大车型市场,广汽本田对国内市场需求的把控力也有所减弱。以冠道为例,作为中国市场特供车型,冠道自2016年上市以来,不仅未曾换代,且至今仍只有纯燃油动力车型可选。而作为B级车销量支柱的雅阁,其全新一代车型则放弃了在国内已颇具知名度的i-MMD油混技术,转而推出只支持慢充的插电混动车型,这一看似符合国内插混市场走热趋势的决定,最终却因产品性能和体验与同期自主品牌车型差距过大而收效甚微。

  作为“同门”的广汽丰田,在2024年同样以销量下滑收场后,并未出现明显的战略摇摆,其主销车型矩阵仍将丰田第五代THS混动系统作为主推技术,并持续以“混动世家”抢占用户心智,同时在关键车型中尝试与华为等本土智能化供应商合作。在刚刚过去的7月,广汽丰田销量约6.6万辆,同比增长11.7%,超过本田在华两家合资公司当月销量之和。

  另外,在新能源车型方面,经历了日方主导的“bZ”品牌失利,现由中方团队主导的“铂智”品牌已摸索出成功路径,铂智3X以不到11万元的起售价切入市场,当前累计交付量已破2万辆,而类似的“爆款”车型还未在广汽本田纯电阵营中出现。从e:N到极湃,再到没有“烨”字的“烨”品牌,手握全新新能源工厂的广汽本田,似乎还未找到电动化转型的锚点。

  有同时接近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同为广汽集团旗下的合资板块,但在广汽丰田体系中,中方管理层的话语权较大,广汽本田则相反。由此产生的不同之处是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虽然都在加强与Momenta、华为、DeepSeek等本土优秀供应商的合作,但广汽丰田还要进一步落实“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并将推出本土化新能源专属平台和全新电子电气架构——这是产品工程本土化适配与本土化体系引领的区别。

  今年上海车展期间的一段插曲也反映出两家合资公司“性格”的不同。在阐述与Momenta的合作机制时,本田中国高层不断向记者强调的是本田将如何主导工作,以确保智驾系统“很本田”。而丰田铂智3X、bZ5、铂智7和下一代卡罗拉的中国首席工程师首次对外公开亮相时,外界接收到的信号是丰田现在“很中国”。

  作为“同门师兄弟”,广汽丰田的逆势表现无形中也给了广汽本田更多压力。在中国车市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合资车企的股东双方在战略决策层面的意识统一、体制机制与架构的协调性,以及执行层面协同能力,已经变得愈加重要。在此背景下,广汽本田能否快速梳理出破局思路,或成为“新帅”高洪祥上任后的第一道必答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