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泰控股(HK|02228)$ $东方甄选(HK|01797)$ $泡泡玛特(HK|09992)$
晶泰科技:从59.9亿美元订单到盖伦奖提名,AI药物研发的中国力量闪耀全球
当AI遇上生物医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晶泰科技用近期的两大重磅消息给出了答案——创下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纪录的59.9亿美元订单,以及孵化企业斩获"医药界诺贝尔奖"盖伦奖提名,这家中国企业正以硬核实力改写全球药物研发的格局。
一、59.9亿美元订单:AI药物研发的商业化里程碑
今年8月,晶泰科技与DoveTree签约的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管线合作,不仅是其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更刷新了AI新药研发领域的订单规模纪录。合作覆盖肿瘤学、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难治领域,晶泰科技将通过"AI+机器人"端到端平台,为DoveTree开发小分子及抗体类候选药物,而潜在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高达58.9亿美元。
正如DoveTree CEO Gregory Verdine所言,晶泰科技的技术正在将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工程学问题",这种模式创新让合作超越了单纯的商业范畴,成为行业变革的试验田。
二、盖伦奖提名:中国创新药的全球话语权
如果说巨额订单是商业价值的印证,那么盖伦奖提名则是技术实力的国际背书。近日,晶泰科技孵化的希格生科凭借双方合作开发的全球首款弥漫性胃癌靶向药SIGX1094R,成功入围2025年盖伦奖"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成为该奖项提名中唯一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
盖伦奖被誉为"医药界诺贝尔奖",其认可意味着中国AI驱动的原研药已站上全球舞台中央。SIGX1094R的突破,不仅为胃癌患者带来新希望,更证明了晶泰科技"孵化+技术赋能"模式的成功——从平台输出到成果落地,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闭环。
三、未来展望:让药物研发更高效、更普惠
从商业化订单到技术突破,晶泰科技的进阶之路指向同一个目标:用AI重构药物研发范式。接下来,其"AI+机器人"平台将继续深耕难成药靶点,加速更多像SIGX1094R这样的突破性疗法问世;同时,通过合作模式创新,让前沿技术惠及更多疾病领域。
当中国企业开始定义全球药物研发的新标准,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新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距离将更短,更多患者将更快用上救命药。晶泰科技的故事,才刚刚写下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