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国最大茶饮连锁蜜雪冰城(以下简称“蜜雪集团”)交出IPO后的首份半年报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8.75亿元,同比增长39.3%;期内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44.1%,保持强劲的双位数增长态势。
在随后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蜜雪集团多位高管出席,就市场关注的外卖大战、出海进展、幸运咖扩张以及毛利率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尽管其股价在财报公布当日下跌5.27%,但公司仍展现出对“供应链、品牌IP和门店运营”三位一体战略的坚定信心。
外卖大战短期红利与长期回归
上半年,席卷行业的外卖平台价格战成为影响茶饮行业格局的重要变量。蜜雪冰城全球首席运营官时朋坦言,公司积极与加盟商协同把握这一波流量红利,显著推高了国内店均营业额和盈利能力。但他也指出,订单激增对门店运营和服务质量带来挑战,店员工作负荷加大、消费者等待时间延长。随着监管出手规范平台竞争、补贴力度逐步退潮,7月以来外卖业务增速已较6月明显放缓。时朋判断,靠补贴刺激的需求不可持续,行业终将回归产品和服务的本质。
高盛等机构此前报告指出,新茶饮是此轮外卖补贴的最大受益者。尽管补贴短期延缓了行业整合,但退潮后头部品牌凭借供应链和品牌优势有望获益。时朋强调,蜜雪不会因短期热度打乱既定节奏,仍将严格执行加盟审核与选址标准,追求“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下沉市场与海外“提质增效”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蜜雪全球门店总数突破5.3万家,其中中国内地门店数达48281家,占比91%。上半年净新增门店6534家,同比增长15%。
时朋指出,国内仍有大量空白点位可供开发,包括旅游景区、高速服务区、产业园区及3万个乡镇市场,下沉与渗透仍是未来主线。
出海方面,蜜雪在调整中稳步推进。上半年,其海外门店总数从4605家增至4733家,但最早进入的印尼和越南市场却出现门店数量减少。首席供应官蔡卫淼解释,这是公司主动进行“存量优化”的结果,搬迁后门店日均营业额平均提升超50%,运营质量明显改善。
目前,蜜雪已不再满足于东南亚市场。时朋透露,公司正筹备进入美洲市场,美东、美西、墨西哥和巴西的首店正在落地中。初期将采用直营模式“打磨单店模型”,中期则转向加盟为主,以实现品牌可持续扩张。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已签约十几家门店,中亚拓展稳步推进。
幸运咖:6000店背后的“第二曲线”
作为集团多元化的重要落子,主打平价咖啡的幸运咖品牌持续高速成长。上半年,其门店总数突破6000家,覆盖超300座城市,规模已跻身中国市场第四。
幸运咖中国大区首席执行官潘国飞表示,品牌坚持高标准的加盟审核,并通过减免费用、策略性调价等举措提升加盟商收益。产品方面,上半年共推出32款新品,其中果咖系列反响热烈;椰椰拿铁年内销售额已突破2亿元,多款大单品销售过亿。
面对分析师问及与蜜雪冰城店内咖啡产品的区别,潘国飞强调,幸运咖侧重“专业现磨咖啡”,使用咖啡豆与半自动咖啡机,而蜜雪冰城则采用咖啡粉现萃,操作更简便,二者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
在咖啡豆、柠檬等部分原料成本上涨的背景下,蜜雪上半年毛利率仍保持31.6%,与去年同期的31.9%基本持平。首席财务官张渊表示,这得益于糖、奶类原料价格下行,以及供应链效率持续提升带来的对冲效应。
他透露,集团长期毛利率目标维持在30%左右,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和供应链精益化推进,未来有望释放更多降本效益。
截至期末,蜜雪加盟商数量增至23404名,较去年同期1910名实现大幅增长,显示出加盟网络仍在快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