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踏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安踏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4.3%至385.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4.5%至70.31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7%至101.31亿元,经营利润率提升至26.3%,高于市场预期。
“我们以多品牌优势及‘品牌+零售’的独特商业价值,收获积极稳健的增长。我们坚定‘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战略不动摇,聚焦主业,以多品牌满足不同品类、不同场景的多元消费需求。同时,进一步加速全球化进程,在东南亚、中东、北非、北美、欧洲等重要市场深拓。”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
多品牌优势凸显
上半年,安踏集团旗下多个品牌的经营利润率表现出色,其中安踏品牌23.3%,FILA斐乐品牌27.7%,所有其他品牌为33.2%。
具体来看,安踏品牌收入同比增长5.4%至169.5亿元,品牌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安踏坚持“大众定位,专业突破,品牌向上”的战略,品牌力指数持续上升,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FILA斐乐品牌收入同比增长8.6%至141.8亿元。在商品方面,FILA积极推动创新商品开发,形成以POLO、羽绒服、菁英跑鞋、老爹鞋为代表的超级商品IP,同时加快对渠道形象和零售服务的升级,“品牌+零售”的优势持续扩大。
所有其他品牌聚焦于差异化专业运动场景,收入同比增长61.1%至74.1亿元。其中,DESCENTE迪桑特、KOLON SPORT可隆均取得超高店效,MAIA ACTIVE玛伊娅定位于专业女性运动品牌,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今年上半年,安踏集团完成并购来自德国的知名户外品牌JACKWOLFSKIN狼爪,该品牌拥有户外市场的独特定位。集团已组建联合管理团队,正在制定3年至5年的复兴计划,围绕其核心价值重塑产品与品牌体系。
8月27日,安踏集团宣布与韩国时尚集团MUSINSA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其中安踏集团持股40%,MUSINSA持股60%。未来,MUSINSA中国将主导自有品牌“MUSINSA STANDARD”和多品牌集合店“Musinsa Store”等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自2009年起,集团开启了收并购及重塑品牌价值历程。并购战略会优先考虑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聚焦两类机会:一是收购具有强品牌价值和基因的品牌,通过战略重塑实现价值跃升;二是投资高潜力的新兴品牌,在早期建立合作,探索共同成长。不仅要‘买得好’,更要‘管得好’‘协同好’,提升市场竞争力。”丁世忠表示。
“聚焦体育主业展现了安踏集团的战略定力,在细分赛道深耕与品牌分层则体现出其经营韧性。”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战略品牌专家陈晶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自创与并购并行,安踏集团逐步形成覆盖大众到高端、运动到户外的完整品牌矩阵。尤其对海外知名品牌的收购与运营方面,为全球化拓展打下坚实基础,有望完成从国货龙头向全球巨头的跨越。
“品牌+零售”构建护城河
各项业务稳健发展,安踏集团“造血能力”持续增强。上半年,集团经营现金净流入109.3亿元,自由现金流入75.5亿元,维持稳定的现金产出能力。
在研发投入方面,安踏集团上半年研发投入近10亿元,同比增长8%,过去10年累计创新投入超200亿元。未来五年预计将再投入200亿元用于自主创新研发。目前,安踏集团已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荷兰和德国设立了七大设计研发中心,与超过7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250多位专家及80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DTC(直接面对消费者)战略,安踏集团得以第一时间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的风向变化以及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等关键信息,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
在“品牌+零售”的商业模式下,安踏集团旗下各品牌的零售模型推陈出新,为消费者带来多元化的零售体验。
上半年,“安踏竞技场级”“安踏殿堂级”“安踏作品集”“超级安踏”等新店型表现良好,上半年门店流水获得明显增长。FILA通过终端升级不断升级品牌形象,5月份开出首家FILA FUSION潮流先锋店和FILAKIDS首家美术馆店。迪桑特通过“大店升级计划”提升单店营运能力,年店效超过5000万元的高店效门店持续增加。可隆品牌在符合品牌定位及目标客群的核心城市开设旗舰店,上半年月均店效达到200万元以上。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安踏集团“品牌+零售”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多品牌协同管理能力”“多品牌零售运营能力”“全球化运营与资源整合能力”三大能力构建动态竞争优势,现有品牌矩阵贡献稳定利润,新品牌开拓增量市场,海外业务构建长期增长极,合力形成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商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