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若馨深圳报道
8月21日,瑞声科技(2018.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集团上半年收入133.2亿元,同比增长18.4%。净利润同比提升63.1%至8.76亿元,主要由于光学业务盈利性持续改善,以及精密结构件业务的高速增长。
财报显示,上半年瑞声科技经营性现金流入为28.9亿元,同比增长9.1%。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负债率为4.7%,账面现金为77.5亿元。
当日晚间,瑞声科技召开业绩发布会,瑞声科技执行董事兼常务董事莫祖权、首席财务官郭丹就下半年预期及未来布局回答媒体提问。
预期下半年增速不低于18.4%
瑞声科技的业务横跨声学、光学、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等多个领域,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及车载声学设备。
分板块来看,来自声学、光学、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营收分别为35.2亿元、26.5亿元、46.3亿元,6.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19.7%、27.4%、56.2%。
声学及光学业务中,中高规格产品出货量增长明显。得益于横向线性马达、创新侧键以及金属中框等产品在客户中高端机持续放量,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同比增长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其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增长迅速。公司表示,主要受益于由AI驱动的全方位智能交互升级机遇,高信噪比麦克风大规模向海外客户出货。
对于下半年走势,管理层预计“仍会保持一个相对高速的增长,且不会低于上半年增速(18.4%)”。
智能手机端,摄像功能持续受重视,叠加AI带来的语音交互需求(如语音端口升级),管理层预计今年MEMS麦克风营收规模同比翻番,其中高端麦克风产品将有明显提升。在光学领域,WLG、G+P 技术已在市场端呈现明确的应用趋势,瑞声科技预测,今年相关业务将达到千万量级,预计明年增速超过50%。
此外,AI算力需求带来的散热市场持续扩大,2024年瑞声科技的散热产品销售额超3亿元。管理层透露,随着下半年高端产品陆续出货,今年预计销售额将翻三倍。平板电脑、系统级设备的散热需求也为其提供了更大的业绩增长空间。
今年上半年,瑞声科技毛利率为20.7%,同比略降0.8个百分点。瑞声科技表示,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精密结构件业务、光学业务、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的收入增速相对更快。
莫祖权表示,下半年将重点推动毛利率提升。其中,声学系列新产品进入量产阶段,毛利率有望回归正常水平;光学领域的塑胶镜头已实现 30% 以上毛利率,随着 WLG、G+P 技术量产规模扩大,相关业务毛利率有望同步改善;散热系列产品因技术壁垒较高,毛利率将高于集团整体水平。
布局车载、AR、机器人
业内普遍认为,车载场景被视为“智能设备形态”的延伸,与手机类似。在手机市场增长遇到瓶颈之时,立讯精密、佳禾智能、舜宇光学等手机零部件供应商近年来也纷纷转向汽车赛道寻求增长。
瑞声科技也在从车载领域寻找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以来,众多车厂推出的座舱和智驾系统几乎都默认接入AI模型。人机交互成为智驾“标配”之时,车载声学正在从“听觉系统”转变为构建“第三空间”的核心技术支撑。
去年,瑞声科技完成了对Premium Sound Solutions(PSS)80%股权的收购。后者是一家拥有50年历史的比利时车载扬声器公司,客户包括奥迪、宝马、奔驰、路虎、别克等。管理层表示,收购 PSS 的核心价值在于获取其扬声器领域的优质客户资源与技术平台,以便快速切入欧美头部车厂供应链。
2025年上半年,瑞声科技车载产品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14.2%。
今年6月,瑞声科技收购河北初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下称“初光”),计划联合研发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后者是车载数字麦克风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国内市占率55%,全球市占率26%以上,供货客户包括吉利、奇瑞、理想、小鹏等新能源车企。
瑞声科技管理层认为,公司的MEMS麦克风产品线,将与初光车载麦克风业务形成协同。从短期来看,6月份开始并表后,预计初光今年将提供2亿元以上营收。
车载业务之外,瑞声科技的业务也在向AR眼镜、机器人拓展。
据透露,瑞声科技现在正和全球几个最主要做AR的OEM厂商进行项目交流,内部也做了相关技术储备。机器人领域,公司与多家人形机器人头部OEM有沟通,针对灵巧手、手部及腿部电机的预研项目已与头部客户展开合作。
瑞声科技管理层表示,未来将凭借微型器件技术壁垒,持续开拓车载、机器人、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
不过,郭丹也坦言,AR眼镜、机器人相关市场的成熟时间点、产品形态趋势现在还有待观察,目前公司正通过与头部客户的联合研发和技术投入,持续夯实电机、声学等核心能力,以应对不同场景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