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9 05:16:19 股吧网页版
理想i8碰撞“测试”风波始末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陈茂利 张硕


K图 02015_0


K图 LI_0


K图 601965_0

  一场非常规碰撞测试,让刚上市的理想i8成为舆论焦点。这场由车企主导的“小车撞大车”实验,不仅引发技术争议,更演变为一场关于营销伦理、行业标准与品牌攻防的混战。发酵一周,8月6日晚,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想汽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柳汽”)发表联合声明。三方在联合声明中共同倡议:“严守自律底线,共塑良性竞合: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在产品研发、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杜绝诸如贬损性对比等任何形式的不当竞争行为。”

  至此,这场碰撞风波正式落幕。就联合声明,《中国经营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以及相关企业及机构,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上述联合声明的发布与中汽协介入、组织三方调解有着密切关系。据悉,事件发生后,三家企业都有相互坦诚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愿望,中汽协了解后,主动与三家企业协调,“牵线搭桥”,促成三家直接沟通,就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强化自律、维护行业健康发展达成了共识,共同完成联合声明。

  一位豪华车品牌高管向记者分享:“虽然消费者可能不了解测试条件差异对结果的影响,也不会深究各厂家的测试标准是否统一,但我们始终坚持严格遵循法规要求进行数据标定。我们始终认为,脱离标准测试条件的数据对比是缺乏参考价值的。作为高合规企业公民,我们坚持按照法规要求做测试。”

  一位行业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合力,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也需团结一致。基于上述情况,联合声明的发布直面话题和争议,并提出倡议,是值得肯定的。”

  抵制不正当竞争

  事件起因于7月29日理想汽车在新车发布会上播放的一段第三方碰撞测试视频,视频显示,重约2.6吨的理想i8与8吨东风柳汽乘龙卡车正面对撞后,卡车出现驾驶室与货箱分离、车头倒压i8前窗的现象,而理想i8乘员舱结构保持完整。

  该视频一经播放,舆论哗然,7月31日,东风柳汽发表声明,“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发布与公众认知的正常碰撞结果偏差较大的碰撞视频,不仅贬低我司品牌形象,还容易对广大车主造成误导,形成安全隐患。”作为碰撞测试执行方,8月3日,中国汽研发表声明回应:“是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仅用于验证理想i8的安全性,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同一天,理想汽车发表声明,解释测试旨在验证其“短前悬安全结构”安全可靠性。

  虽然三方先后发表声明,但并未平息舆论。不少网友呼吁两家车企组织乘龙卡车和理想i8再撞一次,自证质量。在此背景下,8月6日晚间,三方发表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指出,发布的目的为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共同维护良好的行业生态。

  理想汽车方面解释:“本次测试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并不针对任何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和质量性能。”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方面就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表示道歉:“对相关内容的传播可能引发的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无端陷入负面舆情,对其品牌形象造成损害,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让长期支持和使用东风柳汽产品的卡友及相关公众造成了误解,理想汽车在此表示诚挚的歉意。理想汽车无意冒犯,也从未刻意想通过此次测试质疑或影射东风柳汽的车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理想汽车将进一步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引发类似争议。”

  作为本次测试的委托执行机构,中国汽研方面也向东风柳汽道歉:“中国汽研在本次测试中,未能及时、清晰地向公众阐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辆仅作为符合特定标准要求的‘移动壁障车’使用,测试本身并非也不构成对其产品安全和质量性能的评价,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在流程管控上,未充分预判并规避因信息发布不完整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汽研对此表示抱歉。”

  中国汽研强调:“中国汽研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将进一步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切实履行检测机构维护行业公信力的核心责任,自觉接受行业监督。”

  对于理想汽车、中国汽研的道歉,东风柳汽方面称:“东风柳汽作为东风汽车旗下重要的商用车和乘用车事业单元,始终坚守‘自立自强、创优创新、同心同德、为国为民’的企业精神,坚持‘高品质+可信赖’的质量方针,将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一如既往地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勤勤恳恳做好服务,以更好的交通运输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为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贡献力量。”东风柳汽方面表示。

  新车测试避免跨级比较

  新车碰撞测试(NCAP)是用来评估车辆的耐撞性等车辆安全水平,并直接面向公众公布试验结果的项目。为什么理想i8撞乘龙卡车的碰撞测试会引发质疑?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车企的初衷是好的(证明安全性),但执行方式引发了‘过度营销’质疑。”

  记者了解到,新车碰撞测试一般由政府部门或权威行业协会主导,确保公信力。例如Euro NCAP由欧盟牵头,C-NCAP隶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为了保证测试的客观公正,测试机构往往会直接购买市场在售车型(非厂商送检),避免“特供车”作弊。

  值得关注的是,测试机构一般按价格/质量分级等因素划分车辆级别,如微型车、SUV等,避免跨级比较。

  纪雪洪介绍:“目前权威碰撞测试主要针对乘用车之间的碰撞(如正面40%偏置、侧面碰撞等),并未设立乘用车与重型卡车的对撞标准。此次碰撞测试确实展示了i8在特定条件下的高强度车身,但由于非常规测试,场景、数据不透明。且碰撞车型(乘龙二手车)状态不明,引发行业质疑。”

  理想汽车方面的解释是:“为了确保新设计的安全可靠性,我们决定通过主动模拟现实生活中对用户安全极为关键的对撞场景,科学验证并持续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面对复杂、不可预知的真实道路环境,我们深知‘小车对撞大车’的危险工况,对于车辆安全性的极高要求,‘小车碰撞大车’一直是广大乘用车用户最关心的安全话题之一,也是全球众多重视安全性的主流车企广泛采用的测试和宣传方式。”

  中重卡细分市场“意外出圈”

  一场原本由理想汽车主导的碰撞测试,意外将东风柳汽乘龙卡车推上舆论风口。尽管事件初期,乘龙品牌因“驾驶室解体”的视觉冲击陷入被动,但凭借快速反应和精准公关,东风柳汽在争议中收获了可观的流量与粉丝关注。

  理想i8的碰撞测试视频发布后,引起热议。东风柳汽第一时间发声,其抖音发布的侵权声明浏览量高达27.7万。东风柳汽的官方账号粉丝量短期内迅速增长。

  随后几天,东风柳汽先后发布“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底线不可破,亮剑必争锋”“安全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而是我们每一程切实的守护”多条推文借势营销。此外,东风柳汽更是通过技术拆解来体现产品质量。这家位于广西柳州的老牌国企火出圈。

  7月乘龙卡车所在的商用车市场表现良好。其中,中国重卡市场共计销售8.3万辆(批发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同比增长42%。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其中,天然气商用车销量11.8万辆,同比下降10.1%。

  据了解,政策支持与海外市场的双重发力,共同推动重卡行业进入增长快车道。其中,政策驱动是最核心的驱动因素,而出口市场的超预期表现则是“加了一脚油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