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间,碧桂园(02007.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碧桂园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167.5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205万平方米,实现营收约725.7亿元,总资产约9093亿元,净资产约239亿元,持续保持为正值。
上半年,碧桂园交付房屋合计约7.4万套,近三年累计交付超170万套,交付量在第三方榜单上持续位居行业榜首。
据悉,碧桂园积极地响应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推动项目进入白名单,通过新增融资、存量贷款展期以及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缓解项目的债务压力,改善项目流动性情况,为项目的运营交付争取更多外部助力。
碧桂园方面称,目前“保交房”相关工作已经取得了众多阶段性成果。现阶段房屋交付的刚性资金需求已逐步减少,预计未来整体资金压力将相对放缓。
与此同时,碧桂园境外债重组也传来利好消息。截至8月18日,持有现有公开票据本金总额逾77%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协议,碧桂园亦与代表组别一银团贷款本金49%的协调委员会订立重组支持协议;据此重组提案的主要条款已经协定。
碧桂园方面称,预计在今年内完成境外债的整体重组工作。如成功落实,本次重组将为碧桂园大幅去杠杆化。
在重组方案五种选项足额认购的情况下,重组后碧桂园预计降债规模约117亿美元,对应约人民币840亿元有息债务,可大幅降低有息负债规模。此外,待完成境外债务重组,可确认大额重组收益,预计最多可以增加净资产约人民币700亿元。
按重组支持协议公告时点的市场浮动利率计算,重组后新的债务融资成本预计将下降至1.0%—2.5%,且具备实物付息选项,可帮助碧桂园大幅下降融资成本,降低利息支出对现金流的压力。本次重组生效后,可选方案中的债务期限最长高达11年,债务结构大幅优化,将有助于碧桂园顺利过渡本轮行业下行周期,将更多的资源保留在业务经营上。
与此同时,碧桂园亦千方百计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尤其是进一步加大资产盘活力度。自2022年以来,碧桂园已处置各类资产回笼累计超650亿元。
其中,碧桂园近一年来出售投资项目股权筹集资金约63.74亿元:2025年4月25日,出售蓝箭航天约11.063%股份,共13.05亿元;2024年12月27日出售长鑫科技约1.56%股权,共20亿元;2024年9月24日出售万达商管1.79%股权,共30.69亿元。
今年8月22日,根据恒生指数公司公布的消息,碧桂园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合指数是港股通标的筛选的核心基准,此次碧桂园被纳入的主要原因是其市值、流动性等指标符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碧桂园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是其在市场化修复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