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车展期间,国内首个MPV品牌正式诞生。日前,北京汽车制造厂宣布旗下锐胜汽车以独立品牌身份正式亮相,成为国内首个专注于MPV市场的品牌。
独立运营之后,锐胜汽车定位“中国品牌MPV实干家”,将聚焦12万至25万元MPV市场,在产品规划、研发、营销、渠道运营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
锐胜为何要独立运营?
在此之前,锐胜仅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旗下的一款车型系列。
2023年7月,北京汽车制造厂推出MPV车型锐胜王牌M7;2024年10月,2025款锐胜王牌M7正式上市,全系共25个款型可选,指导价区间为6.18万至14.78 万元。
不过,两年来北京汽车制造厂官方并未公布过锐胜车型的具体销量数据。仅在此次发布会上提及,锐胜汽车实现了超过50%的逆势增长,在兼用型MPV市场的份额从23%提升至37.9%。
一直以来,MPV市场都是一个较为小众的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7月,累计销量为近60万辆,同比增长6.4%,市场份额为4.7%,与2024年持平,但较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因此,车企往往是以某个品牌旗下推出相关车型的形式来覆盖这一细分市场,如上汽通用别克的别克GL8、广汽丰田的赛那、广汽本田的奥德赛、广汽传祺的传祺M8、长城汽车魏牌的高山、东风风行的星海V9,以及新能源品牌推出的腾势D9、极氪009、岚图梦想家、小鹏X9等。可以说,在锐胜汽车独立运营之前,国内尚无任何车企单独推出MPV品牌。
关于锐胜汽车由产品升级为品牌的原因,魏桥汽车科技集团乘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锐胜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顾志宏给出了解释:“需求的多样性,呼唤着一个更专注、更务实的品牌出现。于是锐胜汽车品牌正式独立,并要做全球第一个‘只做MPV的品牌’。”
那么,为何偏偏选择MPV赛道呢?
顾志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因为MPV是最懂中国人生活的汽车,它能装下个体户凌晨的奋斗汗水,也能承载一家三口周末出游的幸福轮廓;能装下创业者接待用户的成功欣喜,也能承载退休老人自驾远行的自由欢乐。它其实不是小众车型,而是能够满足所有需求的务实车型。”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发文表示,MPV是中国消费市场创新发展的亮点产品。近年来,中国MPV市场经历了深刻的消费转型,从早期以商务接待和小型客货车型为核心的“工具车”,到如今承载家庭出行、休闲旅游、多场景生活需求的“移动第三空间”,MPV的定位已从“宜商宜家”迈向“私车大家庭”新阶段。这一转型背后,既有消费升级的驱动,也有技术变革的支撑,更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在环保与经济、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辩证思考。
据知情人士透露,品牌独立后的锐胜汽车,将聚焦MPV赛道,以技术解决真问题、产品满足真需求为导向,在产品规划、研发、营销、渠道运营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
三年内全力抢占市场
在锐胜汽车看来,当前MPV市场出现两个极端:高端车型价格虚高筑起壁垒,低端产品困于工具属性体验欠佳,中间地带长期缺席专注MPV品类的专业品牌。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30万元以下MPV销量为33.6万辆,同比下滑5.2%,市场份额为2.6%。
锐胜汽车的独立,就像一条“鲶鱼”打破现有格局,填补了专业MPV品牌空白。“我们不凑多品类的热闹,而是要做好单品类的深度。”顾志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根据规划,锐胜汽车规划了“三步走”战略:2025—2027年全力抢占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覆盖率,巩固在兼用型MPV市场的优势地位,并逐步向周边细分市场拓展。
2027—2030年迈向主流阵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完善产品线布局,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2030年剑指MPV市场领导者地位,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用户服务优化,引领MPV市场的发展趋势,推动行业的进步。
为实现这一“军令状”,锐胜汽车计划未来五年投入200亿元研发资金,以数智化贯穿企业研发、生产、营销、服务全价值链,并通过“响应快、技术专业、服务有温度”的服务理念,持续强化品牌价值与市场影响力。
需要说明的是,推动锐胜汽车品牌实现独立运营的北京汽车制造厂,与北汽集团虽有历史渊源,但目前并无关联。
资料显示,北京汽车制造厂诞生于1951年,是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后兴建的第二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此后,北京汽车制造厂经历了多番调整,先后成为北京汽车控股集团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后又由集团层面直接管理,成为北汽集团一级控股子公司。
2015年,北京汽车制造厂被其当时的母公司北汽集团挂牌转让给了低速电动车企业富路集团,正式与北汽集团脱钩,成为民营企业。2023年,北京汽车制造厂控股股东富路集团股权结构发生变动,魏桥集团取得青岛富路7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这也标志着,魏桥集团正式控股北京汽车制造厂。
目前,北京汽车制造厂拥有锐胜、212两大汽车品牌,分别聚焦MPV市场和越野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