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柴刘斌
近期,房企债务重组与重整进程显著加快。*ST金科、时代中国控股、龙光集团等多家企业密集披露重组进展,从境外债获批到境内债方案通过,再到投资款全额到账,标志着行业风险化解加速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中指研究院6月25日发布研报显示,截至目前,融创、富力、中梁、金科等10多家房企债务重组或重整获批。梳理可知,大型房企成为重组核心主体,重组呈现方式多元化、程序规范化、利益平衡化和政策协同化等特点。同时,“早鸟同意费”机制正成为房企加速重组的创新手段。
多家房企更新债务重组进展
随着行业风险化解机制逐步完善,近期不少房企纷纷更新债务重组动态,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7月15日,*ST金科公告称,公司及重庆金科已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公司正在按照重整计划推动各项重整执行工作,包括将公司及重庆金科持有的大部分子公司股权转让给破产服务信托,转增股票至管理人证券账户,兑付债权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等。公司于7月10日透露,重整产业投资人及重整财务投资人应当支付的全部合计26.28亿元重整投资款已全部到账。
时代中国控股债务重组计划已获得所需的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7月14日,时代中国控股澄清公告显示,公司于7月8日举行的境外债务重组计划会议,合共546名持有投票计划债权总额29.05亿美元的计划债权人投票赞成计划。公司透露,关于裁决该计划的呈请聆讯将于7月30日10时(香港时间)举行,为后续重组实施铺平道路。
7月10日,龙光集团公告宣布,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深圳市龙光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21笔境内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重组方案,已全部获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将对21笔债券的本息偿付安排进行调整,并提供包括全额转换特定资产、资产抵债、现金回购、股票等重组方案选项。
中指研究院研报表示,近期,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进展加快,佳兆业、融创、金轮天地等海外债重组基本获债权人通过。截至目前,融创、富力、中梁、金科等10多家房企债务重组或重整获批,房企风险出清提速。
在行业风险化解的关键阶段,房企债务重组呈现哪些新特点?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认为,在行业系统性危机下,碧桂园、融创、远洋等大型房企成为重组核心主体,重组从“债务协商”向“破产重整”过渡,具有重组方式多元化、程序规范化、利益平衡化和政策协同化等特点。
从重组方式看,房企重组方式呈现多元化特点,涵盖债务置换、债转股、资产出售等形式,一些房企采用多元偿债方式组合,如“留债+现金清偿+债转股”的组合方式等。
以融创中国为例,融创房地产10笔债券的重组方案已全部经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将对10笔债券的本息偿付安排进行调整,并提供包括债券购回(即现金要约收购)、股票及/或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及以资抵债等重组方案选项。融创房地产已于4月根据债券购回选项的安排以人民币约8亿元购回金额约人民币40亿元的境内债券。目前,就股票选项而言,根据境内债务重组的条款,选择股票选项的每人民币100元面值的境内债券可以获得对应的13.5股本公司股份的处置所得资金净额收益权。
多元探索债务重组高效路径
尽管部分房企重组进展显著,但仍有企业处于债权人沟通阶段。当前,债权人对重组方案的迟疑与观望,成为制约化债节奏的主要阻力。
以富力地产为例,公司6月30日发布公告显示,重组仍在进行中。鉴于富力香港清盘呈请被驳回,且为方便需要更多时间给计划债权人考虑方案以完成加入程序,交易公司已将加入截止日期修改为2025年7月31日伦敦时间下午4时。公司将继续与境外债权人保持积极沟通,并争取相关债权人支持尽快加入重组支持协议,从而完成重组剩余的实施步骤。
为破解这一困境,“早鸟同意费”机制成为房企加速重组的创新手段。2025年,融创中国、旭辉集团等在此方面有所实践。其中,融创中国规定,在香港时间2025年5月23日下午5时前同意方案的债权人并符合相关要求,将获得其持有债务本金1%的补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此类机制是在重组阶段对债权人提供的激励措施,核心作用在于减少阻力、加速重组进程。房企化债工作是一个反复沟通、不断协调的过程,当前更是要积极研究此类机制,更好探索化债的高效模式。
“今年有较多企业在债务重组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绩,2025年债务处置真正进入到一个出清的新阶段。”严跃进表示,在加速推进债务重组的过程中,房企与相关方须重点关注多重问题,确保化债工作既高效又可持续。
他认为,债务重组涉及大量资金划转,须严防影响项目开发的进度,“保交房”应作为重组工作的底线原则。当前楼市价格相对稳定,有利于提升房企资产估值,为重组创造有利条件,需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推动方案落地。
王玉臣则从法律层面提示,出险房企推进重组时,须优先确保程序合规,避免因启动程序违法导致方案失效。同时,在全面尽职调查、保障债权人知情权与表决权、信息披露等关键环节必须严格规范,坚决杜绝逃避债务等行为,从源头规避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