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4 06:28:20 股吧网页版
港股市场震荡调整 关注AI产业投资机遇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刘英杰 谭丁豪

  9月23日,港股市场震荡调整,三大指数早盘高开后持续走弱,尾盘跌幅收窄。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流动性持续增强,再融资规模较去年翻倍,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1.1万亿港元。

  多家机构认为,美联储降息将释放宽松流动性,AI产业仍为港股核心主线,恒生科技板块潜力凸显。展望未来,港股市场将保持震荡向上趋势。

  上行趋势不改

  截至9月23日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70%,报26159.12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0.86%,报9290.34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5%,报6167.06点。

  从盘面上看,9月23日,港股市场12个行业板块中,综合企业、公用事业、金融业分别上涨0.36%、0.18%、0.09%,其余9个行业板块均震荡回调。其中,必需性消费、医疗保健业、地产建筑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66%、1.58%、1.35%。

  在上涨的金融业板块中,山高控股大涨22.25%;中国光大控股、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大新金融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32%、2.94%、1.90%。此外,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只银行股涨幅均不超1%。

  今年4月9日以来,港股市场整体保持上行趋势。上周,受美联储降息影响,港股市场三大指数均在9月18日创下今年以来新高。

  招商证券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在历次美联储首次开启预防式降息后,由于受益于宽松的美元流动性环境,A股和港股在未来一段时间均以上涨为主。具体来看,港股在预防式降息后的1到2周上涨概率达到75%;在预防式降息后3个月,A股和港股上涨概率分别为100%和75%;预防式降息后的半年,港股上涨概率达到100%。

  市场流动性增强

  今年以来,港股再融资活跃,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市场流动性持续增强。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港股市场再融资规模已达到2327.35亿港元,较去年整年再融资规模增长超一倍。

  南向资金方面,截至9月23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1183.98亿港元,仍在持续加码港股市场。

  行业方面,截至9月22日,南向资金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为14143.93亿港元、13684.20亿港元、8905.56亿港元。此外,南向资金对医疗保健行业持仓市值近6000亿港元,对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超4900亿港元。

  个股方面,截至9月22日,南向资金持仓腾讯控股超6400亿港元,持仓阿里巴巴-W超3100亿港元,持仓中国移动、建设银行、小米集团-W均超2100亿港元,持仓工商银行、中国海洋石油、中芯国际、汇丰控股均超1600亿港元。从持股情况来看,南向资金对建设银行、昊天国际建投、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增持数量居前,分别增持69.11亿股、50.94亿股、48.58亿股、40.25亿股、24.89亿股。

  浙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杨表示,从港股市场微观流动性上看,下半年以来,港股特别是恒生科技板块持续向好。一方面,以国际中介机构的持股数量为统计口径,今年以来截至7月其持有的全部港股数量持续下滑,而7月以来呈现底部企稳趋势。其中,恒生科技板块的持仓数量则自4月以来逆势快速提升;另一方面,以港股通为观察口径,今年以来港股通对港股的持股数量呈稳步上升态势,特别是对恒生科技板块的持股数量从今年6月开始出现明显回升。

  AI仍是主线

  “随着我国稳增长政策落地,经济基本面逐渐回暖,外资增配空间广阔。”中信证券海外策略分析师王一涵表示,短期来看,在历史预防式降息周期中,流动性宽松有望对港股形成边际提振,且科技、可选消费、医药等成长板块表现更优。中长期核心驱动力在于我国政策空间打开,美联储降息若搭配我国积极财政与货币政策发力,将开启2021年以来首次中美同步货币宽松,港股或将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华鑫证券量化和基金研究首席分析师吕思江认为,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叠加A股震荡向上情绪传导,港股市场补涨行情有望延续,尤其是AI投资热情高涨,作为科技洼地的代表,恒生科技指数有望冲击年内新高。

  招商证券表示,AI产业仍是港股主线。从基本面看,二季度国内云厂商AI需求旺盛,驱动AI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自研芯片成为近期AI大厂新的催化,市场逐渐呈现“重模型、轻应用”的特征。从海外视角来看,博通、甲骨文财报验证了AI产业持续高景气,海外映射仍然存在。

  “当前港股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上水平,展望未来,预计港股市场总体震荡向上。”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认为,配置层面建议关注以下方向:一是政策与行业利好集中的领域,如AI产业链、锂电池、服务消费等;二是中秋国庆假期临近,旅游出行相关板块活跃度或迎提升;三是美联储降息落地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弹性较强的科技股或获资金青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