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营收2272亿,同比增长38.2%,净利润228.3亿,同比增长146%,毛利率22.67%。
Q2营收1160亿,同比增长30.5%,净利润118.7亿,同比增长134.2%。
Q2手机业务营收445亿,毛利率11.5%。营收环比下滑,毛利率也跌了一些,主要原因是国补政策刺激一季度需求集中释放,二季度增速放缓,并且内存/电池的成本提升了。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387亿,同比增长44.7%,毛利率22.5%。
表现依旧闪瞎眼,创新高了。大家电的收入同比增长达66.2%。
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速超60%;
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速超25%;
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速超45%。
空调线上市场唯一量价齐升品牌,并且线上市场份额超越了格力,董大姐估计又要激情开麦了哈哈哈
毛利率环比下滑了一点,原因是618大促卷价格加上平板等低毛利产品放量压低了一些,问题不大。
互联网收入91亿,同比增长10.1%,毛利率75.4%,海外占比32.9%,创新高。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其中汽车206亿,相关产品6亿,毛利率高达26.4%,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毛利率大增主要原因是Q2Ultar车型占比提升,以及随着规模提升,谈价能力提升带来采购成本下降,如宁德时代电池降价15%等导致的。随着下半年2期工厂加速放量,YU7均价也比较高,毛利率有望到27%-28%区间。
Q2交付了81302辆车,算了下均价为25.34万/辆(扣除汽车13%增值税),相比Q1的23.86万/辆,涨了约1.5万,主要原因也是Ultar车型占比提升,下半年YU7占比大增,估计均价能到26+万。
上半年交付了157171 辆,7月3万+,合计完成了约18.7万,今年剩下5个月两个工厂生产,这个月预计产能能爬坡到3.6-3.8万辆,到年底逐渐爬坡到5万辆左右,按月均4.5万,5个月22.5万,全年大概41万辆。*25万均价,全年营收约1025亿,加上周边收入,全年预期约1050亿。 我猜到时候破千亿的目标肯定会有,加班加点也得完成。
Q2汽车业务经营亏损3亿元,雷总在6月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小米汽车业务预计在 2025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实现单季盈利 ,卢伟冰在Q2财报电话会中重申这一目标,称“有望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期待下吧。
总的来说,手机表现差点意思,互联网业务中规中矩,IOT业务闪瞎眼,汽车毛利率超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独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