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6 10:29:40 股吧网页版
SU7 Ultra准车主被要求提前付尾款,该车定金已涨至4万,律师:小米购车协议或涉“霸王条款”
来源:蓝鲸新闻


K图 01810_0

  蓝鲸新闻8月6日讯(记者李卓玲翟智超)近日,“小米汽车被曝要求用户提前支付尾款” 一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蓝鲸汽车记者与多名小米汽车准车主交流发现,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车型主要涉及小米 SU7 Ultra。有消费者陈花称:“我如果不交部分尾款,但又确定会要这个车,就会被延迟排产。”

  基于提前支付尾款的要求,相关消费者的质疑点还包括为何厂家不支持验车后再付尾款。“其他车商都是看见车再打款,到我这却是不给钱不生产,这太伤我们真心想买的客户心了。” 消费者武斌向蓝鲸汽车记者表示。

  那么,前述消费者反映的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这一要求背后是否合逻辑?又是否合法、合规?行业目前又呈现什么样的付款交付流程?蓝鲸汽车记者就此展开了深入调查。

  30天内付完尾款才能保留订单?

  小米SU7 Ultra于今年2月底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52.99万元起售。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彼时在发布会上表示,小米SU7 Ultra的初衷是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豪车,“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重新定义豪车新标准。

  据小米汽车官方消息显示,小米SU7 Ultra 10分钟大定突破6900台;开售2小时,大定过 10000台。

  小米SU7 Ultra上市后,柳灵于今年3月4日锁单了一台小米 SU7 Ultra “挖孔版”(选配了标价4.2 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彼时因牌照资质等问题,与相关工作人员沟通好11月、12月再提车。

  今年7月,柳灵被交付中心的工作人员通知需延期排产,等解决了牌照等问题再进行排产;到 8月1日晚,相关工作人员又通知其虽然延期排产,但柳灵仍要在30天内付完尾款才能保留订单,否则就自动取消定单,定金不退。

  “我问是否有相关书面文件或通知证明这个规定的合法性,他回答没有。所以我不认可在还没有确定我的牌照资质有效之前,要求我付尾款这项规则。”

  柳灵因此还在小米汽车 App上反馈了这个问题,同时电话投诉了这位交付人员,但给到的反馈还是需要按照交付那边的规定。“我问是否有正式文件,他们表示一切以交付的表达为准。我不能理解和接受这套说辞,原本我的诉求是提车时或者排产下线后付全款,但是鉴于他们的解决方式和沟通态度,我要求退定金,取消订单。”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无独有偶,武斌也表示,其三月底花了2万元定金下定了SU7 Ultra,但近日也被通知交完尾款才给安排重新生产。据其发来的聊天截图显示,交付人员通知其 “鉴于电话沟通,订单会暂缓生产,并给30天暂缓期限,还请在30 天内配合完成相关程序,包括不限于:确认上牌人、确认交付中心、完成金融审核、支付首付款或尾款。”

  该通知还称:“小米汽车APP交付周期不再具有参考,如订单车辆下线,我们将自行处理。30 天内若配合并完成相关程序订单,我们会重新推进生产,重新申请生产后将重新计算交付周期。若超出30天未能完成余款支付,订单届时将基于购车协议推进取消。”

  对于该方案,武斌表示不满,经过多日沟通后,其目前得到了一个新方案:“现在交涉完是说再交一笔钱,然后找一辆现车运过来,看完可以之后再结清尾款。” 不过,武斌称,目前打算先搁置一下,这一波让其计划直接打乱了。

  SU7 Ultra定金已涨至4万

  对于前述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蓝鲸汽车记者询问小米相关人员,未得到相关回应。

  8月5日,蓝鲸汽车记者实探了小米汽车一线门店,试图从多名销售处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用意。

  据小米汽车销售李娜透露,在小米汽车的购车支付环节中,超过 95%的消费者遵循的是 “车辆生产下线后支付尾款或首付款” 的主流操作模式。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车主是在车辆实际生产完成、即将交付时才进行最终付款。

  然而,李娜也指出存在两种特殊情况可能涉及提前支付部分款项。第一种情形是客户主动要求延迟排产:当车辆即将下线,但客户希望推迟提车时间时,交付专员可能会要求客户缴纳一笔约两三万元、性质类似首付的保证金。这笔钱会存入监管账户,车辆将重新安排生产计划。若客户最终决定放弃购车,保证金可原路退回,但此前的购车定金则按规则不予退还。

  第二种情形则与评估客户的提车意愿风险相关。只有当交付专员判断客户存在较高的不提车可能性时,才会要求提前支付尾款或 1 万到 2 万的首付。这种专业判断通常基于两点观察:一是交付方提前一个月联系客户办理金融分期等必要手续时,客户表现出拒不配合的态度;二是客户在官方交流群或其他渠道中流露出不想要车的意向。这些迹象都可能促使交付方采取提前支付要求以确认客户的真实购车意图。

  李娜解释称,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Ultra车型价值较高,同时该车型相对小众,市场需求远不及基础版旺盛。因此,对于此车型,交付方会更为谨慎。相比之下,市场需求旺盛的 SU7 和 YU7 车型,客户基本无需担心遇到此类要求。

  对于相关消费者的投诉,小米汽车销售黄鑫也向记者做出了进一步回应。他指出,市场上确实存在部分黄牛意图倒卖车辆赚取差价。在 Ultra 车型出现 “机盖问题”(前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后,这些黄牛可能试图利用舆论向小米施压,以期在放弃购车时能收回定金。

  但黄鑫强调,根据他个人的一线交付经验,要求客户在车辆下线前提早支付尾款的情况并非普遍现象。“目前我们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他说道,“我经手的客户基本都是等交付中心的车到了,再去交钱提车。甚至有客户坚持必须看到实车才交钱,我们也完全配合。” 他认为,相关个案更可能是个别交付专员的问题,而非小米汽车整体服务流程的规范性问题。他分析道,考虑到小米汽车已成功交付近二三十万辆车,如果提前支付是普遍要求或公司政策,必然早已引发大规模的混乱和投诉。他同时说明,交付环节由专门的交付中心负责(例如深圳唯一的交付中心位于宝安机场),与前端销售环节是分开运营的。个别交付专员可能因追求个人交付量指标或加快流程速度而采取过度催促的行为。

  最后,黄鑫向蓝鲸汽车记者重申了小米汽车的标准购车及交付流程:用户首先在官方 APP 选定配置并下单,随即享有三天考虑期,期间可随时无理由退订并全额即时退还定金;三天考虑期结束后,订单自动进入 “锁单” 状态正式生效,此时定金即被锁定,任何情况下均不再支持退还;待车辆生产下线,系统会自动通知用户,用户需在收到通知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完成尾款支付。

  值得关注的是,蓝鲸汽车记者在小米汽车APP上看到,目前 SU7 Ultra 的定金已由此前的 2 万涨至4万。对此,黄鑫解释,一方面,Ultra 车型的价格较高;另一方面,这款车并非走量车型。如果支付2万元定金对应的车辆已经生产出来,若后续购买人少,车辆长期闲置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品牌方可能才会将定金门槛设置得相对高一些。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APP截图

  律师:存在被认定为 “霸王条款” 的法律风险

  尽管前述销售称仅限于个别现象,但蓝鲸汽车记者查询小米汽车 App 上的购买协议时发现,其在余款支付上写明:自收到车辆余款支付通知 (简称 “付款通知”) 之日起7个自然日内,用户需要支付全部剩余款项。用户锁定订单后,小米汽车有权根据车辆生产安排或销售等情况通知其支付余款。未按期足额支付或拒绝支付余款的行为构成根本性违约,小米汽车有权取消订单并解除本协议,且已支付的定金不予退还,协议自小米汽车通知用户取消订单之日起终止,小米汽车同意继续履行本协议的除外。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APP截图

  “付款通知发送后,请您及时完成资金准备或金融贷款办理,您以车辆未下线、未交付、车辆提前下线、金融未办理或无法办理、无法申领补贴或税收优惠、无上牌指标等拖延或拒绝付款的后果及风险您自行承担。”前述小米汽车购买协议上写明。

  8月5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接受蓝鲸汽车记者采访时称,这主要涉及到格式条款的合法性、合规性问题。依据我国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格式条款有两部分要求,在实体上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的原则;在程序上,相关的经营者有提示和说明义务,如果是生活消费,还要用显著方式进行提示。法律也明确规定,如果经营者在格式条款中明确的是单方有利,即俗称的 “霸王条款”,比如说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这些都是无效的;同时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在其看来,目前汽车行业可能确实存在个别 “霸王条款” 的现象,或者叫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现象。“一般买卖相关的商品,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就够了,无论纸质还是口头的都是法律允许的。但目前在汽车行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相关经营者往往会要求消费者签订两份合同,第一份合同称为订购协议,而这也分为两种,即订金和定金,前者为预付款,可退;后者有担保效果,若消费者违约无权要求退还。然而,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无论是订金还是定金,经营者都不会明确载明汽车的具体交付时间。”

  “就此事而言,因为相关经营者的特定商品可能具有一定的市场稀缺性,或者市场关注度比较高,存在一定的‘卖方市场’现象,即经营者占据更多优势,买者众多。此时经营者采取了一个对于交付时间完全没有任何约定,或者说是这种约定完全推卸了经营者一方责任的模式,事实上已经减损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可能构成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约定,如果构成不公平、不合理的约定,可能就构成法律上的无效。” 胡钢说道。

  从格式条款的合法性角度来看,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子龙律师对记者表示,小米汽车购车协议存在被认定为格式条款的法律风险。其中部分条款存在诸多法律争议点:一是要求消费者在车辆未生产完成、未交付前支付全款,可能构成 “加重对方责任” 的情形;二是 “随时通知支付余款” 的条款赋予了经营者单方面决定付款时间的权利,缺乏对等约束;三是不同意则无法购车的设定属于 “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从定金条款的合理性角度来看,其认为,现行条款将消费者未按期支付全款直接认定为 “根本性违约” 并没收定金,可能过度扩大了经营者的权利,不符合定金规则的适用条件。与此同时,经营者未履行先合同义务(生产交付车辆)即要求消费者履行全部付款义务,权利义务不对等。

  “小米汽车的相关条款存在被认定为‘霸王条款’的法律风险,特别是‘随时通知付款’和‘未支付即没收定金’的部分可能被认定无效的情况。” 李子龙对记者说道。

  一线调研:大多车企支持先验车再交尾款

  那么,放眼行业,目前消费者在交完定金或订金后,又是何时交齐尾款?蓝鲸汽车记者也深入一线调研多家品牌。

  据特斯拉门店销售称,目前定车可以自行在 App 上定,也可以让销售帮忙定。以 Model Y 为例,目前定金为 1000 元,1-3 周提车,“定完车会进入生产流程,后续匹配到车会提前联系用户,提车前一天支付完尾款就行了。” 若想先验车再付尾款也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安排。”

  蔚来某销售门店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一般是车到交付中心 3 天内支付尾款,支持验完车再交钱。

  传统车企方面,比亚迪门店销售表示,用户在 App 线上下单采取的是收订金模式,订金可退,一般订车一个月左右可以提车。“如果有现车,3-7天可提车,用户确定了就交钱,如果订车就等车到店后再看,没有问题就交尾款。”

  对此,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上看,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王愉茁律师向蓝鲸汽车记者表示,(小米汽车)相关条款实质上要求消费者承担全部交易风险(支付全款但车辆可能无法按时交付);同时,剥夺了消费者在验车后的救济权利。“验车作为消费者确认车辆质量、配置是否符合约定的关键环节,是行使质量保障权的前提,而‘先付款、后验车’的条款设计,实质剥夺了消费者验车后的核心救济权利。”

  在其看来,这与汽车销售行业惯例(验车后付尾款)相悖。“行业惯例是长期交易实践中形成的、符合公平原则的普遍做法,对合同履行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在汽车销售领域,无论是传统燃油车品牌还是新能源车企,均普遍遵循‘验车合格后支付尾款’的交易惯例,这一惯例已成为消费者对汽车交易的基本合理性认知。小米汽车要求消费者在车辆未交付时提前支付尾款,明显背离了这一行业通行惯例。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行业惯例已成为消费者对交易的合理预期,经营者背离惯例设置不利条款,实质是利用信息优势和交易地位强制消费者接受不合理条件,属于对消费者合理信赖利益的损害。”

  胡钢也进一步建议,汽车制造商在销售车辆时应当清晰、明确地约定交车时间,若采取定金方式,也应等车到店了让消费者验车以后再支付余款,这样才是一个公平合理正常的交易模式。

  (文中陈花、武斌、柳灵、李娜、黄鑫均为化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