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茅台这类绩优股,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投资者们誉为价值投资的最佳标的,且遵循巴菲特和芒格所创立的经典价投框架,以业绩增长与其市值匹配作为长期的投资理论依据。
2024年,小米集团无疑是恒生科技最闪耀的明星,在6月份SU7持续大卖后股价开始出现持续上升态势,不光是小米,其生态企业金山云股价也在短期内翻了四倍,从成长性来看,相比传统互联网,以【人车家全生态】为核心战略的小米,更加受到全球资本的亲睐。
2025年至今,虽经历4月份的短暂下挫,仍然在6月27号YU7发布后创下了61.45块的股价新高,YU7的爆单,彻底让小米站稳1.5万亿的市值区间,小米用销量和订单不断刷新人们对车企的认知,原来“爆款”的方法论对打造产品来讲是如此重要。
今天互联网上仍有不少无事实依据,上来就进行无差别人身攻击的“网络水军”,但从目前净网进度来看,这部分游走在部分厂商之间的组织已经被列入重点关注,长此以往他们从中能获利的成分将大大降低,也从根源上切断了他们的商业模式。
尽管如此,我们仍要认清一个现实,就是目前价格的小米集团,已经并非3000亿港币、常年处于发行价以下被低估的成长股,而已经转变成散户与机构达成共识,愿意透支部分业绩预期的价值股,如果以今天的价格买入,但仍然期待类似2024年的高增长走势,会略有一些不切实际。
从成长切换到价值,是小米向“万亿美金俱乐部”迈进的一个必然经历,是分歧逐渐形成共识的重要里程碑,只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愿意提前Price in小米后续的诸多预期,普通散户投资者才会拥有进一步螺旋上升的“1810”。
后续对小米战略最重要的两款产品,一是已经发布的小米智能眼镜 AI Glasses,第二款则是沉寂已久的小米智能机器人,尽管外界具身智能的热度已经一浪高过一浪,小米仍然对具身智能保持足够的克制。
正如2023年大模型创业的“抢卡热潮”,如今的小米沉得住气,用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用户调研,清晰定义好产品的应用场景,用小米更加擅长的方法论思维来打造“爆款”,才是更加小米风格的入局姿态。
没有人可以完全预知市场走向,也正因如此,二级市场才变成了“危险又迷人”的游戏,对风险有足够的敬畏、对预期有冗余的空间,才能帮助我们穿越周期,成为真正“时间的朋友”。
7月23日,Mars 于清河。

#炒股日记# #复盘记录# #强势机会# #股市怎么看# $小米集团-W(HK|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