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2 04:43:10 股吧网页版
小米再现“爆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或迎新变局?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陈燕南

  “25万元价位可选的车很多,买小米YU7主要是因为这个产品能提供情绪价值,而最大的情绪价值来自于外观。”一位购买了2025年款超长续航后驱版本小米YU7的黄女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在社交媒体上,记者观察到,不少试乘试驾过小米YU7的用户都不约而同认为小米汽车的颜值和智能体验戳中了当代年轻人的心。

  自6月26日小米YU7发布后,市场反响极为热烈。据小米汽车官方信息,YU7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1小时突破28.9万辆;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突破24万辆。值得关注的是,新车YU7发布后远超SU7同期的市场热度与订单表现。

  为何经历了种种风波之后,小米汽车依然能成为“流量顶流”?对此,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汽车在经历辅助驾驶事故及车主退车事件后仍能保持销量坚挺,主要得益于其精准的定价策略、强大的用户基础以及完善的生态系统。

  YU7 成现象级车型

  今年 29 岁的黄女士在 1 月份决定增购一辆汽车,家中已有一辆德系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型的她,将目光投向了小米 YU7。“轿车空间不够用,想买辆 SUV 方便带家人朋友露营或者自驾游。” 她向记者解释了增购的原因。

  在购车关注点上,黄女士直言,外观是首要考量,其次是空间、安全、续航及保值率。“25 万元级别的小米 YU7 不仅搭载激光雷达,而且还有 835 公里的续航,超出了预期。” 她强调。记者注意到,像黄女士这样认可小米 YU7 的用户不在少数,在网络上,“流金粉是女生首选”“豪华感很好”“性价比高” 等评价屡见不鲜。

  为何小米 YU7 能获得如此多用户的青睐?承络资本合伙人徐泯穗则对记者表示,YU7的火爆有下面几个因素。第一,产品定位好。当其他品牌都在拼配置、空间、智能的情况下,小米通过外观和优异的赛道成绩,抓住了年轻人的审美和情绪价值。第二,小米长期主打性价比的形象,结合发布会上反复提及顶奢豪车的品牌,并和其他品牌做对比,让消费者感觉物有所值,情绪价值拉满。第三,雷军的个人魅力,让品牌和车型加分不少。

  记者了解到,在小米YU7发布会之后的直播中,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提到YU7创下的订单成绩时表示:“我其实是愣住了,看了好几遍,这个数字绝对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

  在直播中,雷军透露,小米YU7预订车主平均年龄33岁,较小米SU7车主年长约3岁,其中女性车主占比更高,达30%,比小米SU7的25.5% 女性车主高5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

  “小米经过多年在智能手机等领域的深耕,积累了庞大且忠诚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对小米品牌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他们熟悉小米的产品风格和品质标准。当小米跨界进入汽车领域时,这部分用户成为了小米汽车最早的潜在客户。他们对小米品牌的热爱和期待,促使他们愿意尝试小米汽车,并且积极向身边的人推荐。这种基于品牌忠诚度的用户传播,为小米汽车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有效抵御了负面事件对销量的冲击。”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小米一贯的高性价比定位在汽车领域同样适用,YU7的定价极具竞争力。同时,小米庞大的生态用户群体为其汽车业务提供了天然流量池,这些用户对小米品牌有较高的忠诚度。”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对记者表示。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也有相同看法,他对记者表示,在定价与配置策略上,小米延续“堆料”策略,YU7全系标配高端配置,如双电机四驱、空气悬架等,但价格比同配置竞品低3万—5万元。这种“高配低价”策略直接击穿高端SUV价格底线,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据了解,小米YU7的标准版、Pro版、Max版三个版本车型分别定价25.35万元、27.99万元、32.99万元。

  从价格上来看,小米SU7三档价格分别是21.59万元、24.59万元和29.99万元,其中Pro和Max版本为主销车型,而YU7在配置比SU7提升不少的前提下,三个版本均比SU7贵3万元左右,避免了内部竞争。

  同时,小米YU7的第一竞品是Model Y,在接近相同的配置下,续航更长、智能化配置更高的YU7,价格比Model Y便宜了1万元。

  袁帅认为,从定价策略来看,小米汽车延续了小米品牌一贯的高性价比路线。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是消费者极为关注的因素之一。

  “小米YU7在保证产品具备先进配置与优质性能的前提下,制定了相对亲民的价格。这种定价方式精准地切中了广大消费者的心理,尤其是那些既追求科技感与高品质,又对价格较为敏感的群体。与同级别、同配置的竞品相比,小米YU7的价格优势明显,使得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倾向于选择它,从而为销量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袁帅表示。

  交付承压

  高订单量的背后则是小米汽车承受着交付压力。

  7月10日,记者在小米汽车 APP 上看到,锁定订单的 YU7 最快需 57—60 周交付,YU7 Pro 为 49—52 周,YU7 Max 则为 40—43 周,较长的等待时间让部分用户产生了顾虑。

  以消费者黄女士为例,她明确表示若车辆无法在今年年底交付,将考虑弃单。其核心担忧在于,若延迟至明年交付,可能面临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及需缴纳购置税的情况,预计会多支出 3 万元。她提出,若小米汽车能承诺补偿一半费用,自己愿意继续等待;否则,可能转向 Model Y 等替代车型。同时,黄女士认为,对于明确无法在今年提车的用户,企业应积极回应补偿问题,而非回避。

  事实上这样的车主不在少数。为此,有不少友商趁机截胡小米汽车的订单。

  王鹏认为,YU7的发布直接冲击25万级新能源SUV市场,剑指比亚迪宋PLUS、特斯拉Model Y、理想L7等热销车型。其高性能、高配置和低价格组合,迫使竞品加速技术迭代和价格调整,如小鹏G7预售价下探至20.99万元,智界推出限时补贴等。

  数字经济学者、壹通数字技术首席公关官罗富国对记者表示,从行业角度看,YU7的出现是对智能汽车市场格局的又一次冲击。其高性价比和强大智能配置,让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品牌感受到竞争压力,不得不审视自身产品策略和定价体系。

  2025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格局风云变幻,一场激烈的行业洗牌悄然上演。造车新势力的排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甚至已经有新势力被淘汰出局。

  在“蔚小理”中,小鹏是唯一一个在上半年交付量超过年度销量目标50%的新势力品牌。今年1—6月,小鹏月销量均超过3万辆;理想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0.39万辆,此前理想汽车公布的2025年销量目标是70万辆,目前仅完成年度目标的29.13%;蔚来上半年共交付11.4万辆,其2025年销量目标为44万辆,目前仅完成年度目标的25.9%。

  在小米YU7发布后,“蔚小理”的创始人们都不约而同在送祝福的同时也为自家的产品进行预热。例如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预祝小米YU7大卖!雷总提到6座SUV,即将在7月下旬上市的理想i8就是一款三排六座纯电SUV。相对小米YU7的运动取向,理想i8是一款家庭取向的SUV,更多照顾全家人的出行体验。欢迎大家一起关注!”

  记者注意到,在各大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汽车实现了领跑,连续4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榜第一名。不过面对小米汽车的来势汹汹,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坦言,自己本来“心情很好”,因为看到零跑的订单量很不错,结果晚上看了雷总的发布会,1小时卖那么多,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王鹏则对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小米汽车面临产能不足、交付周期长和友商截胡等挑战,但长期潜力巨大。SU7的成功已验证小米的爆品制造能力,YU7的订单火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然而,流量反噬和舆论风险仍需警惕。

  他进一步表示,后续小米汽车的优势应保持策略。在技术迭代方面,通过OTA升级持续释放功能潜力,如解锁赛道模式、提升智驾可靠性等,保持产品竞争力;在生态协同方面,深化“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将汽车打造为智能生活核心节点,吸引更多生态用户转化;在产能扩张方面,加快二期工厂投产,规划三期建设项目,并在武汉、上海等地布局新工厂,解决产能瓶颈;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优先解决国内交付问题然后再考虑出海,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提升全球竞争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