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9个月的漫长“恢复”,物流资本市场迎来久违的曙光。
每日经济新闻旗下每经未来商业智库自2021年5月起,定期推出“未来商业-物流产业市值榜”(点击专题直达)。在我们最新统计的覆盖快递快运、物流科技、即时配送以及同城货运等多维度的25家快递物流公司中,近八成企业市值收获巨大修复。特别是多家物流科技公司,年内(截至9月4日,下同)市值涨幅较大。其中,东杰智能市值涨幅达289.04%,以121亿元市值一跃登上11家物流科技公司之首。
去年股价持续受挫的极兔速递,年内市值涨幅达55.95%,市值总排名超越京东物流;满帮集团年内市值涨幅达23.93%,挺进物流企业市值总榜第三,仅次于顺丰、中通。而7月以来,行业“反内卷”蔚然成风,尽管快递企业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普遍“增量不增收”、利润下滑、单票收入下降,但快递公司今年以来市值普遍增长。
另一方面,“通达系”之首中通快递年内市值下降4.23%;即时配送公司闪送市值跌去63.3%,仅剩15亿元;百世集团和达达退市,市场出清、业务兼并的步子没有停下。充分竞争的快递物流、即时配送市场,下半年形势依然严峻。
不过,电商“双11”大促日益临近,快递旺季将至;外卖大战仍未停息,即时配送仍有机会;物流机器人、无人车、具身智能等产品、技术热浪滚滚,物流科技持续被瞩目。竞争与淘汰的危险中,同样蕴藏生机。
极兔速递市值超过京东物流,中通快递年内市值不增反降
快递公司年内市值涨幅最大的是申通快递,涨幅达64.3%,总市值为25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通达系快递公司利润普降的上半年,申通业绩表现不俗。2025年上半年,申通快递实现营业收入250.25亿元,同比增长16.02%;归母净利润为4.53亿元,同比增长3.73%。业务量增速也名列前茅,上半年完成业务量123.48亿件,同比增长20.73%
市值涨幅仅次于申通的是极兔速递,其市值年内涨幅为55.95%,总市值为人民币772亿元,市值排名位于京东物流之前。京东物流年内市值微跌0.78%,为人民币761亿元。
两家企业业绩方面,极兔速递上半年总收入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经调整净利润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1%;上半年完成总包裹量139.9亿件,同比增长27%。京东物流上半年营收为985.3亿元,同比增长14.1%;期间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15.3%。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501.1亿元,同比增长19.9%,贡献了主要增长,而包含快递、快运在内的其他客户收入为484亿元,同比增长8.7%。
德邦股份市值年内上涨10.53%为160亿元,在快递公司中垫底。德邦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5.55亿元,同比增长11.43%;归母净利润为5214.78万元,同比下降84.34%。
圆通速递市值年内涨幅也达27.55%,总市值为603亿元。上半年,圆通速递实现营业收入358.83亿元,同比增长10.19%;归母净利润为18.31亿元,同比下降7.90%。上半年,圆通快递业务完成量达148.63亿件,同比增长21.79%。

数据截至9月4日收盘
利润下降相对比较明显的还有韵达股份。上半年,韵达股份营收为248.33亿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为5.29亿元,同比下降49.19%。其快递业务量为127.26亿件,同比增长16.5%。市值方面,韵达市值年内上涨6.15%,总市值为225亿元。
顺丰控股依然稳坐物流市值榜之首,其市值年内上涨4.67%为2102亿元。上半年,顺丰控股实现营收1468.58亿元,同比增加9.26%;归母净利润为57.38亿元,同比增加19.37%;速运物流业务量累计达78.5亿票,同比增长25.7%。
快递公司市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位居国内快递业务量市占率第一的中通快递市值年内下跌4.23%,为1031亿元。上半年,中通快递实现营业收入227.23亿元,同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39.32亿元,同比下降2.6%。
中通快递在财报中表示,基于当前市场条件和运营情况,下调了之前作出的年度业务量指引,预计2025年全年包裹量将在388亿至401亿件区间,同比增长14%至18%。
“通达系”单票收入齐跌、毛利普遍走低,“反内卷”仍是下半年主题
快递“价格战”持续,单票收入齐跌,毛利率持续走低,快递行业“反内卷”蔚然成风。
8月以来,广东、浙江等地多家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启动调价,其中广东作为重点调价区域,单件快递调价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间,同时还设定了1.4元/单的底线价。
背后依然是快递市场长期存在的“量价倒挂”问题。一直以来,快递公司“低价换量”的竞争策略早已成为行业常态,即便业务量持续增长,利润空间却未同步提升。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我们注意到,上半年,圆通、申通、中通、韵达四家“通达系”快递公司,单票收入分别为2.19元、2元、1.15元、1.92元,其中两家跌破2元大关。其单票收入同比分别下跌6.55%、4.3%、6.2%和7.7%。顺丰、极兔单票收入则为14元、0.3美元(约合人民币2.15元),也同比分别下跌12.2%、11.8%。
单票价格下跌也直接导致快递公司毛利率集体走低的情况。圆通、申通、中通、韵达四家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8.28%、4.89%、24.8%和6.4%,顺丰、极兔则为11.45%、4.5%。多家公司毛利率为近三年新低。
这种矛盾在快递业务密集区域表现得更为明显。特别是金华(义乌)市、广州市等快递“产粮区”,长期的低价竞争已将当地快递市场的价格与利润空间压缩至接近极限,行业陷入“为抢订单而压价,因压价而降质”的恶性循环。
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目前“反内卷”仅仅体现在价格波动上,服务能力和解决方案能力的提升、技术的投入、末端派费机制、快递员保障机制,目前看来还均未有所提升。
“从上半年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快递公司依然还是能够实现正收益的,整体表现可能会好于去年。快递市场局部有差异,但总体基本面还是不错的。”赵小敏补充说,“在促消费的接下来几个月,快递业务量、收入等还会增加,在国家‘反内卷’行动的指导下,利润修复效果也将出现。”
物流科技总市值上涨超六成、满帮挺进总榜前三,如何重构资本叙事?
相比快递公司,物流科技股年内市值涨幅更加明显。截至9月4日收盘,相较今年1月,11家物流科技公司构成的物流总市值上涨64.33%,由今年1月的365.24亿元,上涨到600.2亿元。
其中,市值年内涨幅最多的物流科技公司为东杰智能,涨幅达289.04%,总市值为121亿元。消息面上,8月26日,东杰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将由淄博市财政局变为自然人韩永光。这也意味着其“国资控制期”结束。而从东杰智能新实控人韩永光的履历来看,其身兼多家机器人公司高层职务,其中便包括协作机器人公司遨博智能等。
中邮科技市值年内涨幅为149.46%,总市值为79亿元,涨幅和市值仅次于东杰智能。半年报显示,中邮科技今年上半年营收为4.34亿元,同比上升12.07%,归母净利润为6.95亿元,同比上升2187.41%。
此外,8月11日,中邮科技发布公告称,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在合肥市高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中邮智能机器人(合肥)有限公司,拟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和生产能力。
除在新领域布局外,作为业绩的有力支撑,在手订单等数据的增长也是物流科技公司收获不错市值增幅的原因之一。兰剑智能市值年内涨幅达86.84%,总市值为36.1亿元。我们注意到,其在半年报中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15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落地海外项目总额1.4亿元;截至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达20.6亿元,同比增长56.89%。
除上述三家涨幅情况明显的物流科技公司外,德马科技、诺力股份、科捷智能、优博讯、天元股份、中科微至、今天国际、音飞储存市值年内涨幅依次为61.88%、45.31%、40.05%、34.89%、31.24%、12.82%、11.57%和7.3%。

数据截至9月4日收盘
我们的物流市值榜单中,还覆盖了快运整车、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维度的公司。
上半年,达达退市,即时配送公司中还有顺丰同城以及闪送两家公司。其中,顺丰同城市值年内涨幅为52.21%,总市值为117亿元;闪送市值年内下跌63.3%,市值仅剩15亿元。
货运公司方面,满帮市值年内涨幅最大为23.93%,总市值为974亿元,位居物流市值总榜第三,仅次于顺丰、中通。安能物流市值年内也上涨15.64%,总市值为96亿元。而维天运通、快狗打车市值年内跌幅为10.26%、16.92%,市值分别为9亿元、2亿元,在总榜中垫底。
赵小敏告诉记者,从前8个月的数据来看,快递物流资本市场今年整体表现不错,远超去年同期表现,少部分物流公司市值更是迎来大幅上涨。受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今年物流公司利润表现普遍不佳。
“‘反内卷’后,物流资本市场第一波反应基本已经完成,后续情况整体还是依赖于强有力的业绩作支撑。接下来的近4个月,物流行业各个板块,录得正收益的机会仍然比较大。”赵小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