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服务(01516.HK,股价1.76港元,市值53.8亿港元)终于扭亏了。
8月25日,融创服务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约35.47亿元,同比增长约2%;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1.22亿元,而去年同期该指标为亏损约4.72亿元。
在次日(8月26日)召开的中期线上业绩会上,管理层表示,今年尽管总利润扭亏为盈,但在经营上确实比去年同期承担了更大压力。未来公司要“守住底线,做好取舍”,围绕服务价值,稳定服务基本盘,从服务现场质量、经营结构调整、客群沟通等方面下功夫。
“在经营上确实比去年同期承担了更大压力”
于融创服务而言,近两年受行业形势及关联方影响,亏损情况直到2025年上半年才得以改善。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融创服务实现营收约35.47亿元,同比增长约2%;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1.2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从收入构成来看,物业管理及运营服务仍是融创服务的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约32.9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社区生活服务收入2.1亿元,占比6%;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4356万元,占比1.2%。
“物业管理及运营服务的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业务扩张,在管建筑面积增加。”据融创服务方面介绍,上半年来自融创集团、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开发物业收入约23.76亿元,占比72.2%;来自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开发物业收入为9.16亿元,占比27.8%。
不过在业绩会上,管理层表示,今年尽管总利润扭亏为盈,但在经营上确实比去年同期承担了更大压力。
“相比去年同期,我们有更多业务虽然完成了服务但没有确认收入。”管理层坦言,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对部分长期没回款的业主重新进行了信用风险评估,二是对业主历史欠缴的物业费进行了一次性计提减值准备。
具体来看,截至6月30日,融创服务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3.46亿元。其中,关联方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8010万元,第三方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2.65亿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较去年末增加约3.39亿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融创服务毛利率约21.8%,同比减少约3.7个百分点;毛利约7.72亿元,同比下降约13%。
未来两年内地产交付负面影响将逐步化解
在业绩会上,融创服务管理层表示:“当前公司面临的阶段性压力主要来自三方面,项目随管理年限延长导致维保成本上升、业主缴费意愿下降带来的回款风险,以及此前地产行业交付问题项目引发的成本超支。”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情况在融创服务2024年度业绩中就已有体现。2024年,融创服务出资整改了541个项目,投入资金超6000万元;同时从技术、管理、政策三方面推动节能改造,共计改造264个项目,单年投入改造600万元。
彼时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受交付品质影响,未来融创服务在新交付项目上的物业费收缴率可能会持续受到影响,并且在项目上的投入也将继续增加,导致住宅物管服务毛利率持续下降。
不过,融创服务管理层表示,随着2024~2025年交付量从2023年高位显著回落,一些增量成本预计从2026年起趋于平稳。
而为应对挑战,融创服务已推行一系列举措。如在成本管控上,公司将通过组织架构扁平化、片区化调整、用工模式优化及科技应用等手段,提升人效与能耗管控水平;调整优化了组织架构,将重点城市归于集团直管,减少层级,提升决策效率,并计划在下半年于局部城市进行深化调整。
而对于一些经多番努力仍无法扭转亏损的问题项目,如低入住率、硬件缺陷严重或业主拒不配合的情形,融创服务则已设定经营底线,果断实施退出。据管理层介绍,上半年融创服务已决策退出20余个项目。
管理层强调,尽管当前仍处消化地产交付影响的周期,但随着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退出机制坚决执行以及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相关负面影响有望在未来两年内逐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