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31 09:32:10 股吧网页版
【财经分析】创新业态场景 探索多元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拓展观察
来源:新华社

  新华财经福州8月31日电(记者刘旸)从马拉松赛事运营到AI智能健身房,从跑步俱乐部的专业服务到体育综合体的全新体验——近年来,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纷纷开启转型探索。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研发家庭化、智能化运动装备器材,加快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借助政策东风,一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正跳出“重生产、轻服务”的传统路径,创新业态和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构建新型产业发展格局。

  转型:从制造产品到拓展消费场景

  随着体育产业持续发展,不同类型的体育企业正沿着不同路径探索转型。“公司每一次转型,都与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天翔体育董事长郑剑强说。

  2001年,为响应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天翔体育到当时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仓山区投资建厂,为法国运动品牌迪卡侬代工。2015年是公司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公司借区域功能转型之机迁建新厂,并将原厂房改造为体育文创园,吸引多家体育培训和健身机构入驻;另一方面,公司开始承接多个马拉松赛事的运营,通过赛事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郑剑强介绍,2023年公司投资5.1亿元开建的智慧体育综合体——天翔悦动城,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天翔悦动城除商圈配套外,大部分体育项目将由公司自营。”郑剑强说,“这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商业综合体的新型体育服务模式,以市民健身休闲为核心,体育项目引流,商业配套服务体育,打造全新消费场景和体验。”

  全民健身热潮带来健身需求快速增长,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特步在厦门知名的海岸跑步线路——环东浪漫线开设了一家跑步俱乐部。据介绍,这里不仅提供存包、洗浴、训练、配速挑战赛等免费服务,还提供身体机能专业评估等付费服务,使产品销售成为服务的延伸。

  “特步跑步俱乐部是服务前移,更加贴近消费者,增强消费者对特步品牌的认可度和粘性。”特步集团总裁助理齐冰说。

  齐冰介绍,特步于2016年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落地首家跑步俱乐部,打破了传统专卖店模式,将门店选址在热门跑步线路而非商圈,以服务跑者为核心。如今俱乐部已拓展至长沙、合肥、南京等多个城市。截至目前,特步在全国累计落地77家跑步俱乐部,依托“特跑族”平台链接超230万会员,每年举办超2000场跑步活动比赛,为跑友搭建了交流聚集地。

  以制造销售健身器材起家的舒华体育,自2022年开始布局自有品牌的健身连锁门店——舒华健身,目前已在20多个城市通过直营和加盟方式开设60多家门店,将自有品牌健身器材直接铺设到门店,同步提供健身服务、器械销售和企业服务。

  舒华健身副总经理张奇炜表示,发展服务业减少了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分散了经营风险,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舒华健身的业务模型持续迭代,近期还将推出AI健身房,通过AI技术与健身场景融合,实现从测试、评估、指导到效果反馈的全链条智能化闭环。

  张奇炜指出,“单纯依靠硬件销售的盈利模式面临增长瓶颈,拓展服务业是公司寻求新增长点、同时也是根据未来市场趋势做出的必然选择。”

  目标:从“依赖”到“共生”

  中国体育产业协会副会长、集美大学教授郑志强表示,面对国内竞争白热化、外部挑战加剧以及传统市场趋于饱和等形势,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正加速向服务业延伸。服务型制造能够在全产业链中嵌入服务环节、拓展利润空间,其定制化和知识密集型特征有助于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然而,记者调研发现,当前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制造养服务”“商业养体育” 等依赖模式较为普遍,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的良性格局尚未成熟。

  郑剑强坦言,体育综合体如果没有商圈配套,单纯依靠体育教培、场馆运营等难以收回成本。但随着全民健身逐渐成为消费刚需,“体育+商业”的模式有望打通营收路径,实现良性循环。

  张奇炜介绍说,2024年舒华实现营业总收入14.17亿元,其中健身房服务板块占比较低。齐冰表示,目前特步跑步俱乐部提供的服务多为免费服务,尚未形成独立盈利模式。他认为,未来需要通过组建专业团队,创新消费场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当前体育企业在服务转型中仍面临多重瓶颈,包括服务业价值被低估、企业重生产轻服务、消费者认可度较低、人才支撑薄弱等。郑志强建议,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企业与上下游协同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制造业综合服务网络,为企业转型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企业自身也需注重客户体验、服务质量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