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与文化活动专场发布会在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高怡强介绍了本届世运会在市场开发和文化活动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赞助和捐赠方面,招募了特步、四川航空、中国电信、吉利控股、中国人保、亚信安全、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五粮液等26家赞助企业,以及33家捐赠企业;特许经营方面,一共招募了优质企业48家,累计推出16大类共计500余款特许商品,开设线下零售店(点)共计218个。
成都世运会不仅创造了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的历史新高,更重新塑造了赛事的商业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突破创新,赞助招商卓有成效。打破了非传统品类的赞助壁垒,与五粮液里程碑式携手,开辟了全新的商业赛道;激活了火炬传递的商业价值:历史上首次完成火炬传递全链条市场化开发,使世运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持续资产。
第二是科技赋能,助力智慧城市升级。本届世运会开通了公益捐赠渠道,就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低空经济等应用场景,先后开展了4次专场精准对接会,吸引的捐赠企业当中,科创类企业占比过半,90%以上为“成都造”,拓展赛事科技场景应用的同时,助力城市智慧系统升级。
第三是绿色办赛,助力赛事碳中和。吉利控股整合旗下领克、极氪、吉利银河、吉利汽车等多个品牌车型,提供了近500辆新能源汽车,保障世运会工作用车、嘉宾接待等绿色出行;汇聚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成都燃气集团、成都数据集团、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等11家国企力量,共同为世运会捐赠10余万吨碳汇,助力世运会赛事碳中和。
第四是贯通渠道,充分节约办赛资金。整合“赞助+特许+捐赠”多元化渠道,尽可能开发赛事所需的产品。比如,为开闭幕式观众准备的遮阳帽、袋装水、纸巾、能量补给包,为媒体准备的工作包以及运动水壶,运动员村的部分餐饮、茶、点心,志愿者包中的雨伞等,均由中国电信、中国人保、特步、川之味等企业捐赠支持。
第五是精心设计,激活赛事文创势能。吸纳了国内顶尖和地方特色文创企业广泛参与世运会文创产品的开发销售,打造具有“国际范、巴蜀味”的赛事文创体系,发挥赛会特许文创作为广大民众支持世运、参与世运的桥梁纽带作用;结合世运会会徽、运动项目等内容,发行了2款世运主题彩票;首创大型赛事联名合作,与“Team China中国国家队”“四川大学”“武侯祠”“物华弥新”等IP推出联名款商品,进一步提升了赛事影响力。
就文化活动方面来说。赛事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竞技的活力中焕发新彩,让各地朋友因世运会相聚相知,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世运广场活动精彩纷呈。自8月8日启动以来,世运广场通过文艺展演、体育互动、非遗体验、科技展示等多元形式,为市民游客与国际友人呈现了兼备国际表达与巴蜀韵味的文化盛宴,累计吸引超13000人次参与。每天晚上,世运广场主舞台上不仅有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带来体育项目表演,更有彰显巴蜀特色的节目;城市文化展区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多元文化魅力持续发酵;每日“最佳运动员”颁奖仪式成为焦点活动,截至目前,10组运动员先后获此殊荣。
世运村系列活动热度持续攀升。在世运村A区开展了中华传统文化和非遗互动体验活动,让参赛客群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打造了“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现场指导外国运动员体验汉语文化;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多场露天派对活动,让世运村成为文化交融的桥梁、情感共鸣的驿站。
城市文化体验活动受到了热烈欢迎。为了让来蓉参赛的运动员、技术官员等近距离地感受成都魅力,以公园城市、时尚商圈、烟火成都为主线,甄选了17个点位串联成7条城市文化观光体验线路,供来蓉的运动员和嘉宾们自由选择。其中,“国宝粉丝探访之旅”线路最受青睐。此外,在宽窄巷子举行的“世运·天府”文化艺术展,目前已吸引超过万人次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