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茶饮品牌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蜜雪冰城领跑,奈雪掉队,古茗获利最快,沪上阿姨稳中有进。
财报显示,蜜雪集团上半年营收148.75亿元,净利润27.18亿元,双双实现40%左右的高增长。古茗则以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26亿元同比激增119.8%,表现抢眼,营收也同比增长41.2%至56.63亿元。
对于这一业绩,市场并不意外。此前高盛的研报就指出,得益于外卖平台补贴持续时间超预期,古茗和蜜雪冰城的盈利预测被显著上调。银河证券还预计,补贴资源将进一步向咖啡茶饮头部品牌集中。庞大的订单量仅有头部茶饮品牌具备应对如此高周转生意所需的产能供应,包括门店和供应链等,从而满足平台对单量峰值增长的诉求。
而相比之下,沪上阿姨上半年则实现营收18.18亿元,同比增长9.7%,净利润同比增长20.9%至2.03亿元。奈雪的茶更是再次交出亏损的业绩单,上半年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25.44亿元下降至21.78亿元,降幅14.4%,不过,经调整净亏损从4.38亿元收窄73.1%至1.17亿元。
上半年,各家茶饮企业收入普遍实现两位数高增长,这背后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是“外卖大战”。然而,随着外卖领域竞争回归理性,各家的业绩增长是否可以持续?同时,各品牌在盈利层面的分化现象,未来是否将会改变?
对此,古茗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云安在业绩会上表示,长期来看,“外卖补贴大战”对于加盟门店经营并非好事,也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补贴退潮后,品牌仍需要回归正常的经营节奏当中。
业绩分化明显
从财报数据来看,蜜雪集团和古茗在今年上半年持续拓店。
2025年上半年,古茗新开门店1570家,是去年同期765家的两倍多。截至2025年6月末,总门店数达11179家,成为继蜜雪冰城之后,第二个门店数破万家的新茶饮品牌。与此同时,蜜雪集团更是门店规模再创新高,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门店数增至53014家,半年内同比新增9796家门店。
实际上,二者在下沉市场均拥有庞大拥趸群体。“我们有信心在国内市场继续下沉,持续渗透,”在蜜雪冰城全球首席运营官时朋看来,从长远来看,国内仍有大量空白点位等待填补,包括旅游景区、高速服务区、产业园区等。而截至报告期末,古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从79%提升至81%。
目前,头部茶饮企业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设备以及提供加盟管理服务。
门店增长也直接指向营收,新开店带来的业绩增量较为可观。对此,古茗表示,随着门店网络扩展及开设多家新店,公司GMV(商品交易总额)及售出总杯数量相应增长。
财报显示,古茗上半年收入56.63亿元,其中,销售商品及设备贡献44.96亿元,占比79.4%;加盟管理服务收入11.59亿元,占比20.5%。同样,蜜雪集团上半年商品和设备销售收入高达144.95亿元,同比增长39.6%,占总体收入的比例超过97%。
另一方面,沪上阿姨门店数量增长就明显落后,直营店整体数量未变,加盟店在上半年增加了905家,关闭了645家,净增加260家,较去年同期的653家,扩张速度明显放缓。而奈雪的茶仍处于战略调整阵痛期。财报显示,奈雪在报告期内关闭了132家自营店,这家茶饮企业将收入下降主因归结为“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这导致其自营店数量减少,因店铺关闭的损失达784万元。
除了门店规模,上半年茶饮企业的成本与利润得到改善。“长期来看,随着我们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供应链效率不断提升,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降本效应显现。”蜜雪集团首席财务官张渊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蜜雪集团的毛利率长期目标是维持在3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古茗和奈雪的茶披露了单店日均GMV的品牌,巧合的是,两家均为7600元。但不同的是,奈雪的茶有着高负荷的成本压力。财报披露,其材料成本占收入比例达34.1%,员工成本占比则为29.8%,租赁及相关费用(含使用权资产折旧)合计占总收入比例超过11.9%,配送服务费占比也攀升至9.2%,仅上述几项核心成本已占收入80%以上。与此同时,其主营的即饮饮料收入暴跌37.7%,使得整个品牌获利承压。
增长能否持续?
谈到增长,不可回避的是,今年二季度以来,白热化的外卖市场竞争带来显著流量红利。
但各家反应又不同。古茗披露,外卖平台的竞争主要从第二季度开始,第一季度没有受到影响;7月开始活动力度加大,总体来说对上半年的业绩影响有限。
“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外卖大战’影响。”时朋则透露,“通过与加盟商共同把握此次机会,直接推动了集团的国内店均营业额提升,增量订单也显著提升了门店盈利能力。”
短期内补贴提振了新茶饮品牌的门店销售额增长,补贴必不是长久之计,当流量的潮水退去,行业或将面临增长回落。对此,时朋表示,本轮外卖市场竞争有效降低了消费门槛,增量订单也显著提升了门店盈利能力,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至7月,外卖业务环比增速呈现放缓态势。蜜雪冰城策略将聚焦于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与运营质量。
实际上,在7月,“外卖大战”一度升级成“零元购”活动。这不仅给茶饮品牌带来应对爆单的压力测试,也影响了门店客单价和利润等。王云安表示,客单价较低的品牌,在此活动中收益更多。古茗在业绩报告中进一步披露,该活动仅每周六进行,对古茗而言,每单影响4~5元。8月以来,外卖平台的活动补贴力度已有所下降。
不过,也是在8月,茶饮行业又迎来“秋一杯”营销活动,淘宝闪购率先启动,美团紧随其后发放100万杯免单券,并在7日,官宣请全体骑手喝“秋一杯”,为此发放了270万杯新品奶茶券。
潮水般涌来的订单背后,是门店与供应链能力的承接。在财报中,四家茶饮品牌均强调供应链能力是业绩增长的核心支撑。蜜雪冰城已实现核心饮品食材100%自产,古茗98%的门店实现两日一配冷链,沪上阿姨也实现“13+7+14”仓储物流网络。奈雪的茶虽未披露具体数据,但也强调数字化供应链提升效率。
对此,高盛也指出,补贴为表现不佳的品牌提供支撑,减缓了门店关闭速度,打乱了原有的行业整合趋势;补贴退潮后,单店增长将承压,行业整合步伐将恢复,具备供应链和品牌优势的古茗和蜜雪等头部品牌将从中受益。
在外卖平台补贴活动之外,各家茶饮品牌也在积极寻找更有确定性的增长点,咖啡成为共同的选择。据悉,在今年二季度,蜜雪集团旗下的幸运咖新签门店同比增长164%,截至7月31日,幸运咖门店数超7000家。除了子品牌幸运咖,蜜雪冰城门店也已上线咖啡品类。幸运咖中国大区首席执行官潘国飞表示,幸运咖侧重于专业现磨咖啡,蜜雪咖啡强调简化操作,两者是互补关系。
而古茗咖啡在今年上半年不仅迎来首位代言人吴彦祖,还在超过8000家门店中配备咖啡机,上新16款咖啡饮品。据公开数据显示,一部分古茗加盟商店内咖啡的营业额已经占到15%左右。王云安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真正对标的是便利店模式,而不是瑞幸、蜜雪冰城。
沪上阿姨旗下沪咖品牌也于去年官宣了加盟政策,而在更早之前,奈雪的茶投资了AOKKA咖啡和怪物困了。可见咖啡品类一直在新茶饮品牌的视野内。但咖啡市场的拥挤也不言而喻,新茶饮品牌们能否在其中“分得一杯”,仍有待时间和市场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