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7 22:20:39 股吧网页版
“妆”点海内外市场,国货美妆增长势头获看好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额达258亿元,同比增长12%。

  近年来,化妆品行业凭借独特的东方韵味与创新产品,不仅在海外市场掀起“中国风”热潮,还在本土市场进一步夯实根基,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的主力军,凭借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积极布局国内外市场,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国产美妆迅速崛起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23年开始已经连续两年超过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其中,2024年的市场交易总额为10738.22亿元,同比增长2.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达2291亿元,同比增长2.9%。

  国货化妆品的迅速崛起离不开政策支持。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在服装、箱包、珠宝、美妆、玩具等领域开发联名款文创产品,打造国货“潮牌”“潮品”。同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的公告》鼓励化妆品原料创新。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从2023年开始已经连续两年进入万亿级规模发展阶段,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国,国货品牌市场占有率如今已超过55%,展现出蓬勃的市场生命力和巨大的行业发展潜力,其中有些头部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强劲,还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说。

出海步伐加快

  近年来,中国美妆品牌出海步伐加快。

  一批9.7吨、货值13.8万美元的腮红、粉底液等化妆品近日在上海海关所属奉贤海关监管下,顺利完成查检,发往西班牙。

  近日,橘宜集团旗下品牌酵色登陆新加坡地标级商圈乌节路,开出品牌首家海外线下专卖店。自2021年启动海外拓展以来,橘宜集团已带领旗下品牌进入30多个国家,在新加坡、印尼、越南及中东等市场设立分公司,组建超200人的本地化运营团队,推动线上线下的全面落地与持续增长。

  号称“国货高端美妆第一股”的毛戈平也在寻求出海之路。2024年,毛戈平借助丝芙兰进入香港市场,首次获得境外收入。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将战略性地进军海外市场,在海外市场建设百货商店专柜及网店。

  “我们准备战略性地进军海外市场,在海外市场建设百货商店专柜及网店的双渠道方式。为在欧美和亚太地区等海外市场与国际品牌有效竞争,我们正在加强我们的竞争战略,重点关注不同的产品和品牌战略,以迎合地区美妆趋势和消费者偏好。我们还致力于建立当地团队,专门负责海外市场的产品开发、营销及销售。”上述年报显示。

  “随着中国整体生产实力、品牌运营能力和营销能力的提升,如今,中国美妆品牌出海迎来了爆发期。企业带着自己的品牌、产品和成熟的模式走向世界。一批国货品牌已在海外市场取得亮眼成绩。”中国美容博览会执行主席桑莹表示,如彩妆领域的珂拉琪、花知晓,洗护领域的舒蕾等,部分品牌单月营收可达数千万元,甚至早早实现了年营收破亿元。

上市公司业绩亮眼

  从A股、H股上市公司业绩报告也可窥见中国美妆崛起之势。

  8月5日,上美股份披露的盈利预告称,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预计实现营收人民币40.9亿元至41.1亿元,同比增长约16.8%—17.3%;净利润达人民币5.4亿元至5.6亿元,同比增长约30.9%—35.8%。

  毛戈平披露的盈利预告显示,该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25.7亿元—26.0亿元,同比增长30.4%—31.9%;净利润6.65亿元—6.75亿元,同比增长35.0%—37.0%。

  珀莱雅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5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82亿元增长了8.13%。

  丸美生物今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良好,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同比增长28.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2.07%。

  东方证券研报认为,目前,国内化妆品行业已经进入稳健和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本土化还将持续加深,这是国内经济持续发展、人口代际切换、文化自信叠加国货龙头发展壮大共同作用的结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