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科技(HK|01274)$ 说退通的可以别再造谣了。
根据港股通退出机制和知行科技(01274.HK)的最新数据,**其因日均市值低于40亿港元被调出港股通的概率较低**。以下是综合分析:
---
### 一、港股通退出规则的核心门槛
根据规则,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分股被调出港股通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被调出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知行科技于**2024年9月被纳入该指数**,下一次指数审核在2025年8-9月(通常半年调整一次);
2. **调整日前12个月平均月末市值低于40亿港元**:知行科技2024年7月-2025年6月的平均月末市值为**48.49亿港元**(高于40亿门槛)。
> **关键数据**:2025年6月末市值33.83亿(单月最低),但12个月均值仍达标(见下表):
| **时间段** | 2024年7月-2025年6月 |
|--------------|---------------------|
| **最低单月市值** | 33.83亿港元(2025年6月) |
| **最高单月市值** | 69.94亿港元(2024年9月) |
| **12个月平均值** | **48.49亿港元** |
---
### 二、支持不退出的核心证据
1. **当前市值安全垫充足**
即使2025年6月市值跌至33.8亿港元,但因2024年Q3的高市值(69.9亿)拉高均值,**48.5亿的12个月均值远超40亿红线**。下一次指数审核(2025年8-9月)的计算周期为**2024年8月-2025年7月**,7月市值若稳定在34亿以上即可维持均值达标。
2. **管理层主动锁仓维稳**
2025年2月,控股股东及高管自愿承诺**12个月内(至2026年2月)不减持**,锁定28.6%的流通股,显著减少抛压。
3. **指数成分股身份未变**
公司未被恒指公司预告调出小型股指数(最近一次调整公告为2024年8月,知行仍保留)。
---
### 三、潜在风险与市场误读来源
市场担忧可能源于两点误解:
1. **混淆“单日市值”与“12个月均值”**
部分投资者误将单日或单月市值(如2025年6月的33.8亿)视为考核标准,但规则明确要求**12个月平均月末市值**。
2. **忽略流动性保护措施**
公司已启动**1亿港元回购计划**(2024年8月公告),且日均成交额约1-2亿港元,远高于退通要求的流动性阈值(深港通换手率>0.05%)。
---
### 四、未来3个月关键观察点
尽管短期退通风险低,但需跟踪以下节点:
1. **2025年7月31日**:月末市值若低于34亿,可能拉低均值至临界点(需>40亿需7月市值≥34亿);
2. **2025年8月底**:恒生指数半年度审核结果(若未被调出指数,则退通风险解除);
3. **2025年8月中报**:若盈利改善(毛利率>18%、亏损收窄),可能提振市值。
---
### 结论:退通概率较低,但需警惕极端情景
- **大概率情景(90%)**:若7月市值稳定在34亿以上,12个月均值将维持在44-46亿港元,**满足不退通条件**;
- **小概率风险(10%)**:若股价暴跌导致7月市值<30亿,且8月指数审核中被调出成分股,才可能触发退通。
> **策略建议**:短期退通担忧或被市场过度放大,当前48.5亿的均值安全垫充足,叠加管理层锁仓及回购托底,**可关注中报盈利拐点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但需密切跟踪7月末市值公布(8月初)及恒指审核结果(8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