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联想集团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当季营收同比增长22%至1362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28.16亿元人民币;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联想集团第一财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08%,达36.6亿元人民币。


在业绩沟通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强调,尽管联想已建立了全球的制造布局,但中国始终是制造的“大本营”,联想把它看作是全球有竞争力的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中国的制造成本优于其他任何地方。“假设制造一台PC,全球其他最优越的制造基地比起中国制造,成本也要高出15美元。”
杨元庆表示,人工智能为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IDG业务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I PC驱动的换机热潮。目前,AI PC现在已经占30%的PC销量,这大大超前了公司之前的预判(“年末达25%”)。
根据IDC的最新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联想PC以24.8%的全球市场份额,刷新历史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个百分点,居全球PC市场第一名;出货量达到 1697万台,同比增长15.2%。
“即使是中低端的PC也都可以运行大模型了,所以会加速换机的速度。我们对PC的增长还是非常有信心的,预计下半年依然会保持比较高的单位数的市场增长。”杨元庆认为,由于联想PC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以及公司运营能力,有信心下半年会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除了PC(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实现营收9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人工智能热潮也带动了联想其他板块业务的增长,联想非PC业务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7%,AI手机、AI服务器、AI基础设施等业务正处于高速增长。如第一财季,联想的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营收实现35.8%的强劲增长,大幅超出市场预期(23.63%)超10个百分点。其中,AI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同比翻番,液冷技术方案收入增长近30%。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收入增长19.8%,运营利润率为22.2%。
在近年来的AI浪潮中,联想提出了混合式AI战略,即个人智能与企业智能共存互补,混合并用。杨元庆认为,混合式AI是实现AI普及普惠的必由路径。这将是联想未来10年发展重点。
今年5月,联想发布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等多款“超级智能体”,并首次系统阐述了其三大核心功能特征: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超级智能体技术定义为个人与企业的“认知操作系统”,标志着AI从工具型助手向全场景智能伙伴和“AI双胞胎”的跨越式进化;同时,也意味着联想混合式AI落地取得关键突破。
分区域看,受三大业务集团的强劲市场需求推动,联想集团在各区域均实现稳定增长,亚太区(不含中国)的收入同比大幅增加39%,在美洲区,得益于个人电脑及智能手机业务的强劲表现,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4%。欧洲—中东—非洲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9%。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联想的全球大本营,本财季中国市场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整体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营收创下历史同期纪录,同比增长超35%,在全球营收占比达四分之一,利润同比增长43%,非PC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一半达54.9%。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表示,得益于联想集团“混合式AI”的战略,中国区业务一扫上个季度阴霾,在三大主营业务方面都表现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财报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联想毛利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14.7%。对此,联想集团表示,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化和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较低的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