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邓贞严曦梦)近日,医疗AI解决方案企业惠每科技宣布完成近2亿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科创基金及钟鼎资本共同领投,启明创投继续加持、长宁资本与虹桥睿智投资平台进行跟投。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上海国资频频在医药领域落子布局。其中,作为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中的重要一环,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7月接连出手,控股收购康华生物、战略入股微创医疗。上海科创基金持续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累计投资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相关企业超过400家,累计投资金额约226亿元。
惠每科技获2亿元新一轮融资
8月18日,医疗AI解决方案头部企业惠每科技宣布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领投方之一是具有国资背景的科创母基金——上海科创基金。
惠每科技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解决临床痛点,已形成AI辅助临床决策、赋能事中质控、实现事中费控的三大类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惠每科技的AI产品矩阵累计覆盖1200余家医院,其中70%以上为三级医院。
2025年以来,惠每科技利用大模型技术,实现了其产品线在功能以及应用落地上的双重跃迁。今年3月,惠每科技与华为联合发布基于大模型的AI辅助诊疗及质控解决方案,将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合于既有产品体系与临床场景中。6月,惠每科技发布Agent Store平台,与惠每AI临床数据基座深度嵌合,突破了基座大模型自由问答的交互形式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瓶颈,满足医疗岗位的个性化需求。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医院上线惠每科技大模型版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大模型版病历质控以及Agent Store平台。
上海科创基金负责人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此次领投惠每科技,不仅看重其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病种管理、医疗质量管控等核心场景中的深厚积累与市场领先地位,更是将其视为在“人工智能+医疗”交叉领域的关键节点进行战略布局。
“惠每科技在中国临床AI医疗市场已是清晰的龙头,且份额持续增长。上海正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构建‘AI+医药’创新融合生态是其中关键一环。我们期待惠每科技在下一阶段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依托自身产研优势以及上海的区位优势,加速中国AI最佳实践走向世界。”上述负责人说。
上海国资发力生物医药产业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上海国资频频在医药领域落子布局。作为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中的重要一环,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近期接连出手。
7月25日,微创医疗公告,公司股东大冢控股向包括上实资本在内的机构出售约2.91亿股股份,其中,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受让1.35亿股,成为公司的战略股东。这标志着并购基金作为国资背景的专业化运作平台,积极发挥对本土生物医药“链主”企业精准赋能、稳定发展和价值重塑的作用。
7月20日,康华生物发布公告,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拟通过战略控股,携手康华生物共同迈入战略发展新阶段,加快多元化疫苗产品线布局,形成集成熟产品与研发能力于一体的疫苗生态体系。
另一方面,上海科创基金近年来在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和杠杆效应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其中,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产业方向及核心赛道,上海科创基金系统化布局了一批在硬科技领域深耕多年、对产业链有深刻理解、产融资源丰富的子基金管理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化及人工智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链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子基金及项目集群,累计投资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相关企业超过400家,累计投资金额约226亿元。
“既要支持‘硬卡替’,更要培育‘核爆点’。”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表示,将依托母基金生态优势,持续打造覆盖母基金、直投基金和S基金的全生命周期基金矩阵,更加精准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据悉,通过发挥母基金引导带动作用,上海科创基金积极引领子基金80%以上的资金投早、投小,投资组合中,初创期、成长期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超过90%。通过持续深耕,已培育出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和领先产品的优秀科创企业。截至目前,上海科创基金已投资超过100只子基金,子基金管理总规模超2500亿元,投资组合企业超250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13家,已上市企业1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