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巨头大举买入中国资产。
香港交易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摩根大通、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近日增持了宁德时代、中兴通讯、药明康德等H股。另据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报告,全球对冲基金加大了对中国股票的押注力度,8月有望创下自2月以来单月买入规模之最。
市场表现方面,港股三大指数8月延续涨势,恒指月累计涨幅为1.23%,月线录得四连阳。展望后市,机构普遍认为,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全球流动性环境趋于改善,港股市场仍具备进一步上行的动力。
外资新动作
8月29日,据香港交易所披露,多家外资机构大举买入中国资产,具体来看:
摩根大通对宁德时代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6日从5.98%增至6.06%;对中兴通讯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1日从6.27%增至6.98%;对药明康德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1日从5.87%增至6.01%。
花旗集团对中兴通讯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5日从6.71%增至7.17%;对中兴通讯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0日从5.05%增至5.3%;对药明康德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0日从4.71%增至5.12%。
摩根士丹利对宁德时代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1日从4.96%增至6.05%;对赣锋锂业H股的多头持仓比例于8月26日从4.20%增至6.06%。
从股价表现来看,8月29日,宁德时代、药明康德A、H股股价均强势大涨,截至收盘,宁德时代A、H股股价分别大涨10.37%、4.17%;药明康德A、H股股价分别大涨7.95%、6.52%。
对于宁德时代股价大涨,有分析表示,随着新车型发布和销售旺季到来,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高增长,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固态电池产业化趋势明确。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锂电行业“反内卷”持续推进,部分细分环节价格自律共识逐步达成,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同时,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多家企业已启动相关中试线建设,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
药明康德股价的涨势则由利好政策驱动。国家医保局于8月28日正式公布通过2025年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药品名单。两份目录均以新药为主,“百万抗癌药”CAR-T产品、多个“全球首个且唯一”的产品出现在目录当中。受此影响,龙头股百济神州A股股价一度大涨超15%,创出历史新高,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等公司股价也悉数创出多年新高。
另有分析认为,在海外降息周期开启后,投融资环境将显著改善,全球创新药产业有望出现新的产业突破和“大药”,中美创新药产业将迎来一轮景气共振,中国创新药本轮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将充分受益全球创新周期。
港股持续走强
8月29日,港股市场整体震荡走高,截至收盘,恒指涨0.32%,恒生科技指数涨0.54%。
从月度表现来看,港股三大指数8月延续涨势,恒指累计上涨1.23%,月线录得四连阳;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4.06%,国企指数累计上涨0.73%。
资金流向显示,南向资金8月29日大幅净买入120.46亿港元,扭转了前一交易日净卖出的态势。8月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达1121亿港元,显示内地资金对港股市场的配置需求持续旺盛。
展望后市,市场人士指出,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转向鸽派,全球流动性环境有望持续改善,这将为港股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内地经济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公司业绩修复进程加快,这些因素都将推动港股市场估值修复。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深化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水平。该团队预计,四季度随着内地稳增长政策加码、AI产业催化落地以及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港股有望迎来估值和盈利的“戴维斯双击”。
中金公司则指出,虽然港股短期受流动性因素影响表现相对落后,但长期结构性优势依然显著。该机构认为,在流动性和情绪主导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可关注海外需求链条带来的配置机会,这一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差异化布局思路。
华泰证券指出,往后看,外资依然有继续增配中国市场空间:海外流动性易松难紧,不仅因为货币政策,还有金融监管、发债久期调整等,美元流动性可能趋势偏松;国内基本面预期改善,人民币汇率仍有升值空间。
广发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认为,支撑港股行情走势的几个因素仍在。第一,美联储降息预期上修,美元仍在走弱,利好港股流动性;第二,优质的低估以及景气资产,使得南向配置资金需求仍在;第三,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吸引外资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