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货币周期转换、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以及AI浪潮席卷全球等多重因素交织的背景下,点心债、零息可转债等债券融资方式逐渐成为企业境外融资的新工具。近期,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纷纷在境外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俗称“点心债”)和零息可转债,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美元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受损,全球投资者开始寻求更具稳定性和潜力的资产,人民币资产逐渐进入视野。企业发行点心债等债券,能够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拓宽融资渠道。
而在人民币利率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企业发行点心债和零息可转债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以点心债为例,今年发行的10年期点心债票面利率在2.80%至3.50%之间,而多只10年期中资美元债票面利率则在5%以上。企业通过发行点心债和零息可转债有助于优化债务结构,缓解债务压力。同时,相较于发行中资美元债等方式,发行点心债和零息可转债等方式可以节省不少利息支出,用于企业的研发、扩张等核心业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点心债作为离岸人民币债券,还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它以人民币计价,有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减少因汇率波动带来的财务损失。另一方面,债券“南向通”的扩容,增加了增量债券配置需求,也为企业发行点心债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稳定的资金来源。
而零息可转债通过“零票息+股权期权”的独特设计,实现了发行成本、股权结构与市场信心的多重平衡。零息可转债在存续期内不支付利息,到期按面值赎回,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设置初始转股价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例如,阿里巴巴发行的32亿美元零息可转债,通过限价看涨期权将转股价格抬升,既满足了低成本融资需求,又避免了短期股权过度稀释,同时向市场传递了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吸引了众多国际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
此外,在AI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巨头迎来了资本开支高峰期。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海外扩张等领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通过发行点心债和零息可转债,可以储备足够的资金,为AI业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粮草”。
总体来看,点心债和零息可转债成为企业境外融资“新宠”,是宏观环境、债券特性和企业战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企业充分利用这些新的融资工具,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为自身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市场机制,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融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