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二次元游戏扎堆上线,如今却陷入了收入持续下跌的困境。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收入继2024年下降7.44%后,2025年上半年再降8%。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获悉,同质化以及外部其他品类的竞争,是玩家对二次元游戏消费意愿降低的主要原因。
在分析人士看来,题材风格化、垂直化,知名IP的国产化和端转手,乃至周边产品的开发,都是目前二次元游戏存在的发展机会。
市场收缩
纵观近几年,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的收入并不稳定。其在2021年增长率达到了27.43%,2022年却下滑14.86%,而到了2023年又激增31.01%。此前,在2017年—2020年,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的增长率分别为44.81%、19.48%、12.94%、3.47%,波动十分明显。
究其原因,该市场收入主要来自头部产品。爆款新品的出现,以及头部产品在长期运营中“破圈”,都能推动收入大幅增长。
不过,经过了2024年的下降后,二次元游戏市场在2025年仍未回归增长赛道。在这期间,头部产品的表现不如往年。
根据第三方调研公司Sensor Tower发布的中国App Store手游收入排行榜,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原神》排名始终保持在前5名;《崩坏:星穹铁道》2023年5月上线后,最初数月的排名也在前5名。今年上半年,《原神》仅在1月和6月跻身前10名,《崩坏:星穹铁道》仅在4月进入前10名。
头部游戏在移动端排名的下滑,或许有一部分原因来自玩家向PC端的转移,以及游戏厂商鼓励玩家绕过苹果系统充值消费。但是,中国游戏市场的成长仍以移动端为主。在上半年,移动游戏市场增长16.55%的同时,客户端游戏市场仅增长了4.86%。
不仅如此,继2023年扎堆上线后,如今部分二次元游戏项目纷纷关停。
2025年1月,腾讯旗下《白夜极光》停止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白夜极光》于2021年登陆海外市场,曾在将近16个国家位列下载榜前十,扭转了腾讯“不懂二次元”的名声。然而两年后,《白夜极光》登陆国内市场却未能再续佳绩。到了2024年下半年,记者未能从第三方平台上查询到其在游戏总榜的数据。
此外,由吉比特旗下雷霆游戏代理的《世界弹射物语》国服预计于8月14日停止运营。《世界弹射物语》是由日本Cygames、Citail共同开发的RPG游戏,其国服于2021年发行。这款游戏颇受玩家好评,在手游社区TapTap的评分达到9.1,然而叫好不叫座,记者在游戏免费榜上未查询到该游戏的排名信息。
网易旗下度过了7年运营期的《非人学园》也将于今年8月18日停止新内容开发,并关闭部分服务器。这是一款漫画风的5v5 MOBA游戏,曾经凭借有趣的角色设计吸引玩家眼球,但最终未能在“二次元+竞技”赛道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整体来看,近两年的二次元游戏上新数量急转直下。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少33款二次元新品发行;而到了2025年,二次元新品寥寥。
产品同质化
回顾过往,2022年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大跌14.86%,是因为新品缺乏;2024年以来,该市场持续下跌,则是因为相似的产品太多,供过于求。
《报告》指出,二次元移动游戏品类头部游戏流水增长放缓乃至下滑,是因为新品创新不足、玩法趋于同质化。
二次元游戏的内容属性,决定了这类产品吸引玩家的核心在于创作,包括剧情文案、角色设计、音乐、美术。但在创作力不足而陷入“内卷”的情况下,二次元游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同质化。这从大量产品在题材和命名上雷同就可见一斑。
从事游戏行业多年的老瞿在其文章《游戏行业周期,你看穿了吗》中吐槽,不少二次元游戏开篇就是“末世异次元主人被美少女们唤起拯救世界”;蓝、红、白等颜色搭配上“幻想”“印记”“境界”等词汇就是一个典型的二次元游戏名称。
而在内容之外,二次元游戏的养成系统也出现冗长且同质化的局面。
二次元游戏设计养成系统,本意是玩家消耗完内容之后,还能在游戏里“有事做”,从而维持游戏的在线率,但重复的刷取和升级却令玩家疲惫。此外,部分游戏并未根据自己的游戏特色设计相应的养成系统,而选择照抄爆款产品的模式,使得玩家在不同的游戏中都要刷取、升级“圣遗物”(《原神》中的装备系统)、“御魂”(《阴阳师》中的装备系统),未能获得新的体验和乐趣。
“二次元游戏进入了瓶颈期。”游戏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对记者表示,“老牌二次元游戏依然能打,但受限于版本迭代,呈现出一迭代就火、不迭代就降温的状态。”
张书乐还认为,一部分二次元游戏厂商不思进取,却用氪金方法“套路”玩家,“究其所以,在于某款产品所在垂直领域,暂无对手,难免有躺平之感”。
上述《报告》还指出,其他品类游戏对有限玩家的争夺,也是造成二次元移动游戏收入下滑的原因之一。
纵观每个月的中国App Store手游收入排行榜,腾讯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竞技类产品,网易的《梦幻西游》等MMO产品、《第五人格》等竞技类产品,多年来排名稳定,不太受到版本迭代的影响。
此外,玩家的喜好逐渐向轻度、休闲玩法转移。去年以来,《无尽冬日》《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三国:谋定天下》《向僵尸开炮》等游戏逐渐占据App Store手游收入排行榜前列。这些游戏中,《地下城与勇士:起源》是腾讯开发的经典IP移植手游,较原IP端游有所“减负”;《无尽冬日》和《向僵尸开炮》是采用融合玩法的小游戏;《三国:谋定天下》则主打SLG“减负”。
“国内游戏产业出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小游戏、云游戏、单机游戏和更多手游类型的突破都在孕育或爆发,这也切割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张书乐说道。
如何破局?
尽管二次元游戏市场经过了2023年的上新潮和随之而来的“大逃杀”,不少产品在这期间倒下,但也有一些就此站稳脚跟,丰富了玩家的选择。随着版本迭代,部分产品也获得了玩家的认可。
今年6月,Sensor Tower中国App Store手游收入排行榜显示,进入TOP20的二次元游戏产品多达5款,其中既有《原神》《火影忍者》这样的上线多年的老游戏,也有《恋与深空》《绝区零》《鸣潮》这样上线一年多的游戏。
Dataeye研究院负责人刘尊对记者表示,二次元游戏仍存在明确的“弯道超车”的机会,如题材风格化、垂直化,以及知名IP的国产化和端转手等。
以《重返未来:1999》为例,这款游戏凭借差异化题材成为2023年的一匹“黑马”,如今也在游戏榜腰部稳扎稳打。根据App数据查询平台——点点数据,随着版本迭代,《重返未来:1999》过去一年曾数次冲进游戏畅销榜前30名,乃至前10名。
2024年年初上线的《恋与深空》瞄准女性群体,挖掘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在今年上半年,该游戏有5个月跻身App Store手游收入月排行榜TOP10。
张书乐认为,二次元游戏目前面临的局面只是暂时的,“新一代的二次元游戏还在探索和策略、动作等玩法结合的过程中,未来或许将有所爆发”。
他认为,当下二次元游戏可以和“谷子(周边)”经济深度结合,从虚拟走进现实,“二次元游戏有自己的风格属性,粉丝文化十分强劲。可以通过实体经济去制造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游戏衍生品,并借此融入更多中国文化元素、消费场景,形成中国制造的新产品”。
尽管如今小游戏和同一品类中的中轻度游戏更加“吃香”,但张书乐认为二次元游戏不应该就此走上轻量化的道路。“轻量化游戏只是重度游戏之余的碎片化补充,通过休闲玩法为玩家提供更多选择。”张书乐表示,“二次元游戏真正要留住玩家,依然要依靠剧情。内容是二次元游戏区别于其他各类游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