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3 17:35:10 股吧网页版
38家深企上榜《财富》中国500强,腾讯、平安最赚钱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22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共有38家深圳企业上榜,中国500强含“深”量持续显现。

  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华为、比亚迪(002594.SZ、1211.HK)、腾讯(0700.HK)、招商银行(600036.SH、3968.HK)、万科(2202.HK)、顺丰(002352.SZ)、深投控8家深企进入前100名单,其中,中国平安排名第13位,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中排名最高的企业;腾讯、中国平安上榜最赚钱的企业前十名,今年新上榜有永道控股集团、瑞声科技(2018.HK)、广深铁路股份(601333.SH、0525.HK)3家企业。

  从行业分布看,深圳上榜企业呈多元布局且聚焦新兴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企业表现亮眼,比亚迪相较去年排名上升13名,跻身深企前三,欣旺达(300207.SZ)、格林美(002340.SZ)等新能源细分领域企业排名也大幅提升,分别提升33、43名。此外,依托深圳多年来在消费电子、智能制造的产业优势,鹏鼎控股(002938.SZ)、传音控股(688036.SH)、汇川技术(300124.SZ)等企业排名相较去年大幅提升。

  事实上,从上榜中国500强的深企行业构成和排名变化中,可以一窥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风向。

  深圳创新“四姐妹”合体,位列深企名单前四

  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公司在2024年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4.2万亿美元;净利润达到756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约7%。

  深圳共有8家企业进入前100名单,包括中国平安、华为、比亚迪、腾讯、招商银行、万科、顺丰和深投控,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中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

  其中,中国平安排名第13位,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中排名最高的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1586.27亿美元,利润达175.96亿美元。

  尽管中国平安主业是金融,但在新一轮科技浪潮叙事下,企业同样注重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科技投入。据平安集团年报,2024年,平安研发费用达180亿元,拥有2.1万名科技开发人员及3000名科学家。目前人工智能已在平安主业的各个环节全面铺开,2024年中国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

  与中国平安一样上榜榜单上最赚钱的前十企业还有腾讯。榜单显示,腾讯2024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5%,以超过269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在利润榜第6位。

  目前,腾讯正通过战略性投资布局文娱传媒、游戏、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投资板块曾一度贡献腾讯三分之一利润。依托微信生态内的丰富应用场景,腾讯正持续加码AI产业,其AI战略也正进入重投入期。

  华为在深圳榜单中位列第二,面临外部挑战,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企业自主研发出全栈芯片及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在智能汽车、终端业务等板块均呈现出强势增长势头。去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2.42%,营收实现华为史上第二高,增速也相比上一年明显加速。

  据统计,2024年华为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0.8%。截至2024年底,研发员工约11.3万名,占总员工数量的54.1%,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5万件。

  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比亚迪,今年排名相较去年上升13名。近年来其全球化布局全面提速,业务遍及全球6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7.21万辆,蝉联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金额达542亿元,占营业收入6.97%,走出产业与科技相互支撑的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四家引领行业发展的深圳巨头企业,也被业内誉为深圳创新“四姐妹”,正依托自身的科研技术影响力,构建起产业与科技双轮驱动的复合型创新生态体系。

  截至7月23日收盘,腾讯控股(0700.HK)、比亚迪(1211.HK)、中国平安(2318.HK)总市值分别为5.06万亿港元、1.17万亿港元、1.09万亿港元。

  深圳上榜企业中,有3家企业为首次上榜,分别是永道控股集团、瑞声科技和广深铁路股份。港股上市的瑞声科技在微型声学、精密光学等多个领域全球市场份额领先,2024年,瑞声科技营收27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97亿元,同比增长142.7%。

  广深铁路股份作为沪港两地上市企业,独立经营的深圳—广州—坪石铁路,营业里程481公里,纵向贯通广东省全境。今年一季度,广深铁路股份营业收入达68.96亿元,同比增长4.47%。

  今年也有不少公司排名大幅上升,如汇川技术从去年的456名上升到今年的377名,上升79个名次,是今年深圳名单中排名提升最多的企业。格林美从去年的454名上升到今年的411名,鹏鼎控股从去年的437名上升到今年的397名。

  产业布局多元优化,新兴产业企业表现亮眼

  从深圳上榜企业行业分布来看,产业结构多元且优化,入围企业覆盖电子信息、新能源、人工智能、现代物流、金融投资、银行与保险、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根据榜单,华为、中国电子、中兴通讯分别位列第24名、第105名、第187名,年利润均超过10亿美元,这些企业都是连年上榜,

  这也是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深圳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目前,深圳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超过4100家,2023年产值达2.52万亿元,占全国六分之一,多年稳居内地城市首位。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深圳正滚动发展“20+8”产业集群,抢抓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业新风口,提升产业竞争力。

  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4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连续3年稳居中国“工业第一城”。

  在榜单中,新能源领域企业表现亮眼,尤其是在新型储能、动力电池等细分领域。主营动力电池回收和新能源材料制造的格林美今年排名上升43个名次。采取资本并购、合资建厂、海外上市融资等多种形式进行全球化布局是格林美的核心竞争力。近期,格林美与韩国最大NCA正极材料公司ECOPRO达成协议共建印尼IGIP园区,韩国也将成为格林美链接欧美客户的中转站。

  在榜单中从去年的332名前进到今年的299名的欣旺达,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前十,储能系统(直流侧)全球市场出货量前五。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560亿元,动力电池、储能业务增速分别超40%、70%。

  当前,深圳正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欣旺达也是3C消费类电池领域的隐形冠军,目前正在进行机器人电池突围,通过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路线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其提供的固态电池已在GoMate项目中实现搭载,并在量产推进中。

  另外,同样有布局机器人业务的汇川技术则是在深圳榜单中排名进步最为显著的企业。目前,汇川技术机器人产品系列不断完善,2024年,企业正式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启动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等部分核心零部件研发工作。2024年全年,汇川技术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2%,营业净利润达42.9亿元。

  不过,在关注上榜企业的同时,也需要看到,作为全国创业密度高的城市,深圳在新经济风口抢抓机遇,企业在新兴产业赛道上发力,榜单外追逐新动能的深企依然潜力无限。

  有如在机器人领域,近期,逐际动力获得京东战略领投,众擎机器人完成近10亿元两轮融资,优必选斩获9051万元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今年上半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产业链上包括江波龙、佰维存储、德明利、天德钰、中科蓝讯等企业正通过产业协同进行技术突破与提升。

  未来,《财富》榜单里的深企队伍持续扩大仍值得期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