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港股基金最新重仓股大曝光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大反攻,恒生指数领跑全球主要指数。与此同时,港股获公募大举增持,涉及医药生物、银行、传媒、计算机等领域,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宁德时代、美团-W等成为陆港通基金重仓股。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展望未来,预计港股市场总体震荡向上,且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关注创新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方向。
港股基金大举加仓这些股
数据显示,在3000多只陆港通基金(只统计初始份额)中含“港”字的主动权益基金近150只,这些都是“高纯度”以港股为投资方向的基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这些基金的港股平均仓位为66%,较一季度末提升了约3个百分点,处于中性偏上位置。其中,八成以上港股仓位的基金占比超四成。
截至7月22日,今年以来,港股市场逆势反攻,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超25%,领跑全球主要指数,AI、创新药板块轮番演绎。
与此同时,不少基金经理在二季度不同程度加大了对港股的投资力度。比如,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优质增长,港股仓位由今年一季度末的79.51%提升至今年二季度末的91.73%。王海青管理的鹏华沪深港互联网,港股仓位由今年一季度末的22.87%大幅提升至今年二季度末的77.85%。钱亚风云、沈悦管理的中欧聚优港股通,港股仓位由今年一季度末的78.98%提升至今年二季度末的92.83%;晏磊管理的招商沪港深科技创新,港股仓位由今年一季度末的29.11%提升至今年二季度末的51.89%。
按照持有市值统计,截至二季度末,被陆港通基金重仓的前十大港股分别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宁德时代、美团-W、中芯国际、贵州茅台、泡泡玛特、信达生物、中国移动,涵盖传媒、电子、商贸零售、电力设备、社会服务等领域。其中,美团-W、泡泡玛特、信达生物在二季度获陆港通基金增持。

按照持股变动情况排序,加仓幅度最大的前十只港股为石药集团、三生制药、建设银行、分众传媒、美图公司、工商银行、国泰君安国际、沪电股份、TCL电子、中国生物制药,涉及医药生物、银行、传媒、计算机等领域。

对港股后市乐观
关注创新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
根据最新出炉的基金二季报,多位基金经理在二季度布局了港股市场中的AI、智能驾驶、先进制程、电池、黄金等方向。在业内人士看来,香港市场的繁荣才刚刚开始,后续关注创新药、AI、顺周期等方向。
在二季报中,前海开源沪港深非周期股票基金经理崔宸龙表示,二季度增加了部分固态电池等有较大技术进展的领域的持仓,同时更加均衡地配置了电力以外的其它公用事业方向。展望后续,伴随着国内“反内卷”政策的逐步落地,积极跟踪包括光伏、储能等环节周期底部区间的翻转机会,同时也会结合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挖掘在技术进步中能够受益的相关企业。
中欧港股通精选一年持有基金经理付倍佳表示,在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选择“确定性+创新性”两极化配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顺周期条线。受益于财政力度加大,库存周期处于低位,关注在周期低位经营利润率提升的方向。看好港股金融、部分低估值消费板块。二是关注有产业迭代升级,有经营杠杆释放,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投资机会。看好电子、互联网板块。三是全球通胀线。全球大财政背景下,货币信用下降,关注价格中枢中长期上移的上游资源品机会。看好电解铝、黄金、铜板块。
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基金经理王贵重表示,香港市场经过二季度后,已经证明了自己在2025年终于迎来了全面反弹的行情。我们仍然专注于港股的科技领域,且看好的多条科技投资线索仅受到了一些节奏上的波动。AI、智驾、先进制程等都是长期看好的科技方向。短期一些业绩扰动使得估值压力降低,可以持续买入持有优质标的。相信香港市场的繁荣才刚刚开始,科技资产的性价比也在逐渐提升,我们会持续在港股科技资产中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