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詹钰叶
公募基金二季报已披露完毕,总管理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各类型基金的管理规模均有所增长。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提升,其加仓思路主要围绕科技、金融、军工、医药展开,预计市场将在三季度再次迎来检验“牛市思维”成色的时刻。
天相投顾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162家公募持牌机构的管理总规模达到34.05万亿元,较今年一季度末增加了2.2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各类型基金的管理规模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与一季度相比,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增加逾2700亿元,达到4.74万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近8700亿元,接近10.77万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增加近8亿元,接近3.32万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大增逾9500亿元,达到13.93万亿元。此外,海外投资基金、商品基金和FOF产品等规模增长均超过百亿元,规模在1651亿元~2683亿元不等。
今年二季度,大量资金涌入ETF,国家队大手笔增持宽基;不少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提升,来自兴证策略数据显示,二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的股票仓位环比上升0.51个百分点,至85.97%。
从配置上看,据Wind数据,至今年年中,主动权益类基金持股总市值居前的行业有制造业、信息软件业、金融业、采矿业等(证监会行业分类),其中制造业合计持股市值接近1.77万亿元,约占股票投资市值的60%。

主动权益类基金二季度末前20大重仓股(来源:Wind数据)
Wind数据还显示,至今年6月末,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市值较高的股票中,互联网龙头腾讯控股依然位居榜首,持股总市值为582.35亿元;新能源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位居第二,持股总市值为514.04亿元。持股市值第三至第十的股票分别为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紫金矿业、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新易盛、中芯国际,持仓市值为160亿元~289亿元不等。
对比一季度末重仓股名单,今年二季度,电子通信、医药生物尤其是港股创新药、国防军工等相关上市公司被主动权益类基金显著增持,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信达生物、胜宏科技、泡泡玛特、三生制药、顺丰控股、中航沈飞等,其中部分公司新晋前二十大重仓股名单。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主动偏股基金二季度加仓思路主要围绕科技、金融、军工、医药展开,持仓风格偏小盘成长风格。一是聚焦AI算力为代表的科技主线,重点加仓通信;二是加仓大金融板块,重点加仓估值修复的银行和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的券商以及保险;三是加仓军工医药板块。此外,受益于国际化趋势提速的创新药板块也获得主动基金显著增持。港股方面,主动基金的配置意愿明显增强,公募基金对于港股持有比例再创历史新高,覆盖广度和深度同步提升。今年二季度末,主动基金港股重仓总规模达3259亿元,在全部重仓股总市值中的占比从一季度末的19.13%提升至19.92%,创2015年二季度末以来新高。
展望三季度,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认为,市场再次到了检验“牛市思维”成色的时刻。一方面,在海外映射、中报景气预期的支撑下,AI算力链条再度成为机构共识加仓方向,这也是2023年AI浪潮以来,TMT板块第六次成为单季公募加仓第一的领域。“牛市思维”之下,短期交易拥挤度不构成行情结束的信号,市场更关注产业景气度的兑现。另一方面,券商、保险等非银板块在今年二季度成为公募基金加仓前三,在经济基本面没有显著改善的背景下,这也体现了公募基金对于下半年增量资金入市、牛市思维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