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值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召开之际,“机器人创投主题交流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同期举行。作为本届大会最受关注的产业资本专场之一,活动由首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程控股”,0697.HK)主办,旗下首程资本与产业社群平台CANPLUS联合承办,智友·雅瑞科创平台、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创板日报》等机构协办。
据悉,首程控股重点关注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方向,于2024年参与设立并管理“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规模总计100亿元,在机器人相关领域,已投资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通用”)、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星海图(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速进化”)等头部企业。
此次活动聚焦“机器人量产元年”这一关键节点,头部机器人企业创始人、产业领军人物与投资机构决策者齐聚现场,围绕核心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融资环境演进等热点话题,深入探讨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与资本赋能路径。现场还揭晓了“2025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机器人公司TOP20”和“2025中国最具成长潜力机器人公司TOP30”榜单。
首程资本合伙人、参加CANPLUS创办人李青阳提到,近年来,首程控股伴随着机器人产业格局的壮大,迅速成为一名“生态级”参与者。作为百亿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管理人,首程控股已完成了近20家高成长企业布局并构建了完整的投后赋能生态。通过打造首程资本DemoDay平台,一年间举办了近10场对接会,汇聚80余个优秀项目,服务超1500人次机构。
她还表示,首程控股希望成为机器人企业从0到1、从1到N的全程合伙人,围绕被投企业的成长需求,提供全方位的赋能服务。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构建一个资源自由流动且能够充分交互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云辉作为开场嘉宾,阐述了当下机器人发展亮点并深度解读了具身智能研究及产业落地挑战。他提到,具身智能代表着机器人发展的未来方向,但其技术复杂度远超LLM等大模型,面临巨大挑战。他强调,在落地前景方面,他认为相比于追求不切实际的“全场景通用智能”,着力提升应用场景的适应性和实现有限场景下的通用智能是更具可行性的路径。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银河通用创始人及首席技术官智源学者王鹤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核心在于合成数据突破。针对真实数据采集瓶颈,银河通用独创万亿级合成数据管线:通过物理仿真引擎构建多模态交互环境,生成轨迹数据并强化学习验证,结合synthetic-to-real迁移技术解决闭环视觉端到端模型训练需求。该技术支撑的具身大模型已在分拣、操作等场景实现生产力级应用,推动机器人从“演示”迈向“实干”。
首程控股执委、联席总裁叶芊领衔了“量产元年与生态共建”话题探讨。他指出2025年机器人产业关键词为“量产”与“生态”,强调供应链能力、技术发展和客户付费意愿的显著提升。
加速进化创始人&CEO程昊提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他认为赛事与教育市场是当前核心场景,并表示机器人足球联赛可以实现商业闭环;北京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蔡颖鹏对比灵巧手与夹爪技术路线,他认为夹爪在固定场景仍具成本、效率优势;灵巧手核心价值在于泛化操作能力,但需与软件协同优化;南京江行联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庞海天则表示,人形机器人操作潜力更大,但当前在稳定性、耐候性、可靠性上仍不成熟;富士康科技集团首席数字官史喆强调富士康作为机器人深度使用者,已在结构件加工、产品组装等环节大规模部署自动化设备;吉利汽车集团制造工程中心创新技术部部长徐俊公布了国内柔性混线模式需差异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