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陈婷赵毅深圳报道
8月27日,中海地产(0688.HK)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中海地产收入832.2亿元,核心股东应占溢利87.8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79元。
报告期内,中海地产连同其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实现的合约物业销售额为1201.5亿元,对应销售面积为512万平方米。上半年,中海地产在内地10个城市和香港新增17宗地块,新增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258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为257万平方米,总地价为403.7亿元,权益地价为401.1亿元。
中海地产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上半年,香港及北上广深五个城市实现合约销售额556.4亿元,占比为53.7%。今年1—7月,公司共获取22宗地块,权益购地金额为550.1亿元,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投资占比86%。公司投资坚持“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下半年一线城市的多个重点项目将集中推售,为公司销售稳健提供坚实基础。
投资聚焦一线城市
公告显示,中海地产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商业物业运营及其他业务。上半年,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为779.6亿元,销售回款超过50亿元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其中北京和上海回款分别超过100亿元。
报告期内,联营及合营项目为中海地产贡献净利润达12.6亿元,主要联营公司中海宏洋录得合约物业销售额166.1亿元,其收入为145.6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2.8亿元。
分地区来看,上半年,中海地产在北部大区(包括北京、天津等城市)合约销售额为441.6亿元,占比36.8%;东部大区(包括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销售额占比为17.7%,销售额为212.2亿元;南部大区(包括广州、苏州、长沙等城市)销售额为155.6亿元,占比13%。报告期内,中海地产在北京的合约销售额为304.5亿元,香港、上海、广州和深圳超过50亿元。中海地产在内地23个城市及香港项目竣工的总建筑面积为445万平方米。

中海地产2025年中期业绩会现场
中海地产方面表示,公司在重点城市的销售动能强劲,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同时,公司投资保持进取有为,持续发展动能充足。上半年,公司新增17宗地块,分别位于北京、深圳、郑州、杭州、青岛、天津等城市。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海地产(不含中海宏洋)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2693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为2367万平方米。
在手现金1089.6亿元
公告显示,上半年,中海地产商业物业运营收入35.4亿元,其中一线城市项目收入占比提升至47%。分业态来看,报告期内,写字楼收入为17亿元,购物中心收入为11.7亿元,长租公寓收入为1.6亿元,酒店及其他商业物业收入为5.1亿元。
上半年,中海地产新签约租赁写字楼总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续租率76.9%;购物中心业务方面,开业三年以上的成熟期项目出租率为96.2%,销售额及客流同比分别增长6.7%、11%。
报告期内,中海地产其他业务内外部收入合计为35.5亿元,其中外部收入17.1亿元。
中海地产方面表示,公司始终坚持审慎稳健的财务策略,严守安全底线,积极谋求发展。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3862.6亿元,流动比率为2.6倍,净借贷比率为28.4%;银行存款及现金为1089.6亿元,占总资产的12.1%,现金充裕度在业内领先。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海地产总借贷合计为2274.5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借贷为174亿元,占比为7.6%。2025年下半年到期归还银行及其他借贷、担保票据及公司债券合计为80.9亿元。
上半年,中海地产境内外融资265.4亿元,提早及到期偿还债务399.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有息借贷持续下降。上半年,中海地产总利息支出同比减少12.1亿元,平均融资成本为2.9%,分销及行政费用合计占收入的3.8%。
中海地产方面表示,展望未来,中海地产相信来自政策、市场以及公司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推动力”将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在市场调整中保持行业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