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通过视频演讲表示,作为大湾区的一大核心金融基础设施,香港交易所一直积极推动大湾区的经济和金融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香港交易所不断改革和优化上市制度,为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经济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陈翊庭称,香港交易所已经为新经济公司提供了非常方便和多元化的上市渠道,包括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和没有营业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也为高科技行业的特专科技公司专门定制了上市规则。目前,新经济公司已经成为了香港新股市场的融资主力军,至少六成以上的新股融资额来自医疗健康、新能源和TMT等新经济行业。
陈翊庭表示,去年10月,香港交易所与香港证监会一起优化了上市申请审批流程,让符合条件的A股上市企业在香港申请上市时可以进入快速审批流程。今年5月,推出了“科企专线”,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筹备上市申请。
“我们刚优化了新股定价和公众持股量的规则,放宽不必要的限制,提升香港新股市场的定价效率和国际竞争力。”陈翊庭表示,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大大提升了香港新股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今年1到7月,香港新股市场共融资1279亿港元,全球排名第一。目前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超过200家公司,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大湾区的高科技企业。
陈翊庭表示,香港交易所一直致力于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优势,深化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截至今年7月底,深港通累计交易金额约116万亿人民币,其中深股通累计交易91万亿人民币,港股通累计交易27.6万亿港元。”陈翊庭称,目前,香港交易所正在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交易等优化措施进行紧密合作,希望可以尽快落实,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和便利。
陈翊庭称,香港交易所在共建深港通的过程中,与深交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延伸到了金融科技领域。比如,正在与深交所合作建设香港交易所综合基金平台,这个平台将有助于拓宽香港基金的分销网络、提高市场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