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将于北京时间08月20日发布财报,机构预期2025Q2预计实现营收68.50亿港元,同比增加26.39%;每股收益3.255港元,同比增加30.71%。
Q1财报回顾
香港交易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
收入及其他收益: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68.57亿港元,同比增长32%。这一增长主要源于现货、衍生产品及商品市场成交量的上升,以及交易及结算费的增加。
股东应占溢利:为40.77亿港元,同比增长37%。驱动因素包括新股市场融资活动的活跃和交易费用的提升。
Q2财报前瞻
多家知名机构对香港交易所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表现进行了前瞻分析,普遍持乐观态度,并上调目标价。以下为机构观点汇总:
高盛:上调目标价至50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前瞻分析:基于2025年上半年日均成交额表现优于预期,高盛将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约4%。
催化剂:包括A+H股上市热潮、港股通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实际利率下降刺激股票成交等。
目标价调整:由450港元上调至500港元,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40倍。
美银证券:目标价升至520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前瞻分析:预计2025年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31%,对2026年及2027年盈利预测也进行了上调。
目标价调整:由440港元上调至520港元,对应预测合并2025至2026年市盈率40倍。
中金: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465港元
前瞻分析: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加27%,剔除投资收益后的主营费类收入同比增加30%。
支撑因素:港股IPO热度延续,“A+H”政策支持推动上市活跃度提升。
目标价:对应2025年和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38倍和35倍。
摩根士丹利:目标价上调至500港元,维持超配评级
前瞻分析:预计2025年和2026年港股日均成交额将分别达到2,200亿港元和2,400亿港元。
驱动因素:A+H股上市增加、Hibor走低及美联储可能降息带来的资金流入。
目标价调整:由440港元上调至500港元。
第一上海证券:上调目标价至50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前瞻分析:2025年上半年日均成交额超过2,400亿港元,南向资金净流入创纪录。
长期利好:8月上市新规及AI产业红利对流动性形成支撑。
目标价调整:上调至500港元。
中信建投: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80.08港元
前瞻分析:基于市场交投活跃度的延续,继续看好业绩表现。
估值基础:给予2025年40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480.08港元
总结:
机构普遍预期港交所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表现乐观,主要受港股交投活跃、南向资金流入和A+H股上市推动。多数机构维持“买入”或“跑赢行业”评级,反映对增长潜力的信心。
股价预测
从期权信号来看,当前认沽/认购比例震荡下行,市场在财报前做空的力量下降。根据期权分析,预计港交所在财报后的波段幅度在正负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