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吉利汽车(0175.HK)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500亿元,达到1503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滑14%;扣除外汇汇兑税后归母净收益等非核心损益后,实现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毛利总额提升至247亿元,毛利率达16.4%;总现金水平稳步上升至588亿元。

吉利汽车2025年上半年分销及销售费用为83.84亿元,上年同期为78.81亿元;行政费用为29亿元,上年同期为30.86亿元;研发费用为73.28亿元,上年同期为60.4亿元。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售140.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7%,市占率首次突破10%。与此同时,吉利汽车称,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有信心,决定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我们非常有信心完成或是超额完成今年的年度目标。”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说:“甚至不仅是汽车销量创新高,企业利润也有希望(创新高)。”
不过,吉利汽车仍有短板需要补齐。
一是,吉利汽车在海外市场仍存在较大缺口。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出口销量超18万辆,同比减少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销量约4.05万辆,同比增长146%,占出口销量的22%。
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解释说,在国际化方面,吉利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具体来看,受东欧单一市场影响较为严重,这一市场的销量下滑达到了40%-50%。除该市场外,其他市场均在快速增长。
二是,单车的平均销售收入和毛利率下降。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单车平均销售收入下滑1.4万元至9.6万元,公司毛利率微降0.3个百分点至16.4%。下滑的主要原因,则是定位大众化市场的吉利银河品牌销量强劲增长,使其在集团整体销量结构中的占比提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吉利汽车在豪华高端市场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吉利汽车与极氪的合并工作仍在推进中。
桂生悦透露,吉利汽车将在9月5日举行股东大会,极氪则将在9月15日举行股东大会。如果双方股东大会都通过(合并决议),那法律意义上两家上市企业才算合并完成。后续具体交割工作则将在年底前完成。
桂生悦强调,极氪的退市不同于传统退市,而极氪的退市其实是通过退市实现合并,公司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换股的通道,据了解,大部分极氪投资者都将选择更换吉利汽车股票。预期公司动用现金量不会超过收购交易总价值(约24亿美元)的30%,吉利汽车的现金储备也足以支付这笔费用。
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后,吉利汽车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以及原有中国星燃油车系列,共有吉利汽车、吉利银河、极氪、领克4个品牌。
“这4个品牌将会非常清晰地有着自己的定位,将会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不同的全方位需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说。同时伴随着上调全年销量目标,下半年吉利方面将加速推出更多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