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控股持有德康农牧股份的实际面值需结合其投资历史及股权结构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一、投资本金与成本构成
根据德康农牧招股书披露,光大控股通过旗下多个主体(光控麦鸣、宜兴光控、常州麦仑等)累计投资 9亿元人民币,具体包括:
股权投资:2016-2018年期间分多轮投资,总成本约4.2亿元人民币,对应每股成本在 11.07-20元人民币 区间。
债转股:2018年将4.8亿元人民币债权转为股权,进一步增加持股。
二、持股数量与面值换算
持股数量:截至德康农牧2023年12月港股上市时,光大控股通过上述主体合计持有约 1.4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4.52%)。
每股面值:港股上市股票面值通常为 1元人民币/股(人民币普通股),因此光大控股持股的 账面面值总额约为1.45亿元人民币。
三、汇率与估值调整
投资时汇率影响:若光大控股以人民币投资但最终以港元结算(如通过境外主体),需考虑汇率波动。例如,若投资时汇率为1人民币=1.1港元,则初始投资本金约 9.9亿港元。
公允价值变动:截至2025年7月,德康农牧股价为96.85港元/股,光大控股持股市值约 140.4亿港元(1.45亿股×96.85港元),较初始投资成本增值显著。
四、特殊条款与潜在调整
债转股条款:部分投资附带对赌协议或业绩补偿条款,可能影响实际面值计算(如未达约定条件需调整股权比例)。
H股全流通影响:2025年5月德康农牧获批H股全流通,光大控股持有的内资股可逐步转为流通股,但面值仍按每股1元人民币计算。
总结
光大控股持有德康农牧股份的 实际面值(账面价值) 为 1.45亿元人民币(约1.6亿港元),但需注意:
该面值基于港股上市股票面值标准,未反映市场公允价值;
实际投资本金为9亿元人民币(约9.9亿港元),与账面面值差异源于上市前股权融资的股本扩张及汇率因素;
当前市值与面值的巨大差异(约140亿港元)主要来自公司业绩改善及市场估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