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24日讯(记者高萍)中国儒意(00136.HK)近日在港交所公告称,以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钱金融”)30%股权。而快钱金融旗下持有一张支付牌照,即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简称“快钱支付”)。
今日,中国儒意首席财务官张昕鹏在接受财联社记者独家采访时透露,此次收购是集团推进“文化+科技+金融”战略升级的重要措施。他表示:“快钱拥有国家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和丰富的跨行业商业资源,与儒意旗下影视制作、流媒体、游戏等板块有协同潜力。”
另外,张昕鹏介绍,此次收购资金来源于集团自有资金,“不会对公司财务结构造成压力”。
快钱支付方面今日在接受财联社记者独家采访时也表示,快钱这一科技金融平台在寻求独立化和产品协同的新路径,与儒意的内容消费场景结合度高。同时亦希望有新的有实力股东进入,带来新的资源。
“儒意的进入对我们跨境支付、海外业务以及公司正在研究的RWA和稳定币等新业务都有正向作用。”快钱支付方面对财联社记者透露,快钱也在和香港金管局沟通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需要指出的,此次收购事项还需满足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等部分先决条件后方可完成。对此,张昕鹏补充道,根据人民银行规定,支付机构股权变更需监管审批。他表示,目前尚在等待审批阶段。
“我们提前与监管机构进行了合规咨询,了解了所需资料和程序,也在积极协同目标公司准备合规材料,流程进度取决于审批,预计时间最终需看监管流程时间。”张昕鹏如是说。
儒意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背后
“儒意现有很多业务需要支付平台,之前多与大平台合作,而收购快钱是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从‘文化+科技+金融’的集团战略来看,金融支付作为数字内容闭环的关键一环,战略可控性将极大增强儒意平台化的能力。”提及此次收购的初衷,张昕鹏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根据中国儒意最新年报,中国儒意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内容制作、线上流媒体业务、线上游戏业务。
对于此次收购的出发点,张昕鹏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当前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等政策红利在加速释放;二是公司在打造多元化内容消费闭环过程中,也需要一个具备牌照与技术能力的支付平台予以支撑。
据了解,快钱支付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发展数字人民币,推出跨境收付款、全球收单、跨国人民币结算、海外购等多种跨境产品,大力拓展跨境业务,为跨境多场景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方案。
谈及30%股权将被中国儒意收购,快钱支付方面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中国儒意是港股上市公司,在海外有布局,腾讯是其重要股东,此次收购能给快钱带来新资源,支持支付业务。“对我们跨境支付、海外业务以及公司正在研究的RWA和稳定币等新业务都有正向作用。”
儒意暂无加码股权安排后续不排除继续增持可能
此次快钱金融30%股权的转让方为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万达金融”),快钱支付方面还向财联社记者透露,此次收购完成后,万达原先对快钱的业务支持,如万达广场的业务支持会继续延续。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金融单一最大股东。
天眼查显示,目前快钱金融有8名股东,除了此次股权转让方,其他7位股东中包括4名自然人股东。
收购完成后,中国儒意在快钱金融治理上将如何开展工作?张昕鹏向财联社记者透露,收购前已与股东达成战略共识,另外,交易前期与主要股东就快钱未来发展方向达成一致,会在股东会和董事会层面设立战略协同机制,快钱也会引入儒意的董事代表参与治理,以增加协同决策和执行力。
“目前没有进一步加码股权的安排,但不排除在业务协同取得实质进展、监管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增持以巩固长期战略控制力。”提及后续计划,张昕鹏表示。
对于快钱后续的战略规划,张昕鹏介绍主要有三点:一是强化合规与风控体系,在监管要求下稳健运营;二是加快数字人民币和跨境支付场景落地,探索文娱、消费等领域的支付创新;三是升级优化现有产品,增强系统接口能力、用户体验和商户服务效率,使其更好融入儒意的场景需求。
“儒意会坚持战略协同、独立运营原则,不破坏其现有客户体系和系统稳定,引导其转向服务型科技平台。”张昕鹏称。
“我们团队很期待和儒意的合作。”快钱支付方面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去年底开始,除了开拓海外业务,快钱还从服务万达体系内走出去,向其他商业综合体输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