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又卖资产了。
7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儒意公告,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买方)、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卖方)及快钱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快钱金融”)订立股权转让协议。买方拟以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的股权,分三期支付。
根据公告,快钱金融于2011年首批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发展数字人民币,推出跨境收付款、全球收单、跨国人民币结算、海外购等多种跨境产品,大力拓展跨境业务,为跨境多场景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方案。
为发展电子商务业务,为金融产业获得支付平台,2014年底,万达曾以3.15亿美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拿下快钱公司的控股权,这是万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首桩并购。
彼时,快钱2014年交易流水规模超过2万亿元,与超过200家金融机构合作,拥有360万企业合作伙伴,交易规模位列银联商务、支付宝和财付通之后排名第四。记者查阅发现,万达集团当时在官网上写道:“如果把快钱公司现有的360万家企业合作伙伴、200多家金融机构和万达商业合作伙伴、每年几十亿人次线下客流充分整合,万达将成为中国最大的O2O企业。”

2017年,万达实现了对快钱的全资控股。然而,从2018年开始,市场便多次传出万达要出售快钱的消息,传闻中的买家包括苏宁、京东、中石化等;2023年,快钱还曾传出要“卖身”字节跳动,根据抖音彼时的回复,两家公司曾有过接洽。
如今,中国儒意将以2.4亿元购买快钱金融30%股权,若交易完成,前者将成为后者的单一最大股东。以2.4亿元、30%股权计算,意味着快钱金融的整体估值为8亿元。
快钱金融最终“花落”中国儒意,并不在意料之外。事实上,这不是中国儒意第一次收购万达旗下资产。
2023年至2024年,中国儒意及旗下公司通过多次股权受让,获得了万达投资100%股权,并通过万达投资间接成为万达电影的实控人,这家老牌院线的“主人”也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变为了影视行业“资本大佬”柯利明。
近年来,随着旗下儒意影业出品的《你好,李焕英》《第二十条》等影视作品获得商业成功,以及上演“蛇吞象”收购万达电影,中国儒意和背后的柯利明逐渐步入公众视野,而这家公司的股权变更与另一家地产巨头的兴衰息息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柯利明具有金融投资相关学历背景,儒意影视早期以出品电视剧业务为主,曾出品《李春天的春天》《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高分作品,随后进军电影业,投资出品了《致青春》《小时代》《老男孩猛龙过江》等成功项目。
中国儒意的前身为马斯葛集团,这家公司2015年被恒大地产和腾讯联手收购,并更名为恒腾网络;2020年,恒腾网络72亿港元全资收购儒意影业;2021年,恒大开启了频繁减持,并最终清仓恒腾网络,而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柯利明成为了恒腾网络的第一大股东;2022年2月,恒腾网络正式更名为中国儒意。
从2022年开始,腾讯多次认购中国儒意新增股份,两家公司在资本层面的关联进一步加深。同时,两家公司在影视、游戏等业务方面也在不断深化合作。
背靠腾讯这一全球游戏巨头,中国儒意在2022年成立了景秀游戏,并启动了与腾讯在游戏业务方面的合作;2024年,中国儒意收购了字节跳动游戏资产有爱互娱;今年1月,中国儒意又收购了腾讯旗下永航科技30%股权,由此获得了国民级经典IP《QQ 炫舞》。
左手影视、右手游戏,中国儒意如今拥有流媒体平台南瓜电影、影视制作公司儒意影业、游戏品牌景秀游戏,以及旗下万达电影。
中国儒意表示,收购事项能促使集团的业务拓展至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领域,有助于公司的长远增长及发展。快钱金融的支付服务能够与本集团现有业务,包括线上流媒体、线上游戏服务,以及间接投资的附属公司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线下影城业务产生协同效应。